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游记7】在撒马尔罕的第三天,访书!(20230621)

【游记1】从杜尚别到最近的口岸杜斯提!(20230611)

【游记2】从杜斯提口岸到拜伊森!(20230616)

【游记3】在拜伊森市(20230617)

【游记4】在撒马尔罕的第一天,访书!(20230619)

【游记5】在撒马尔罕的第二天,访书!(20230620)

【游记6】在撒马尔罕的第二天,访皇宫!(20230620)

       2023年11月05日,承上文【游记6】,本文主要讲述在撒马尔罕市访书的第二天上午和第三天上午。全文3400字。

在撒马尔罕的第三天上午,访书!

620日,星期四,下午

      承接上文,6月20日中午,和迪同学在一处市场附近抓饭店吃了午饭,然后就打车回到住处。在宾馆整理一天下来的收获,目前买的书籍已经超过20本,收获颇丰。

      整理完书籍之后,就午休片刻,那知一觉到了下午五点。

      每天凌晨去雷吉斯坦散步,雷打不动,这样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下午会午休2-3个小时。

      六点多出门,去了住处附近的市场,给孩子买了一些衣服还有一些礼物。看到一种袋装的绿茶,写的塔什干包装,900K的标价为85千苏姆。说是在塔什干采摘的茶叶,打开一包样品看了看,感觉品相不太好,就没有买。另外还看到市场有卖带有中国书法的黄色折扇,都是在文具店出售,20千苏姆。当地一些市场上的商店大妈买来扇,外出的时候,还可以遮挡烈日。其它的来自中国的就都是一些普通的日常用品,特别是服装和鞋子。

      可能是因为自己是外国人,很多老板一看打扮,马上高价出售。前面一个当地人问一双鞋子多少钱,老板用塔语回复说50千,那个人头也不回的走了。等我过去问的时候,老板直接说200千。市场上有大量的中国儿童衣服,还有装饰头巾帽子等。总之,给我的感觉就是贵。而乌国自己产出的衣服不是很多,考虑到晚上有约,就赶紧找了一家质量还可以的土耳其商店买了几套童装,准备送给亲戚。

      我去的时候,整个市场停电了,有一些商店使用柴油发电机给自己的商店供电。看来这个古城的用电问题很严峻。不过还好宾馆停电很少。

      夜里12点,我步行经过出奇安静的比比哈鲁姆陵墓转到雷吉斯坦。见到了撒马尔罕百事通的伊斯兰姆。我们是在2016年认识的,那次我安排好同行的小伙伴之后,就打车去了塔什干最大的旧货市场。在旧货市场像无头苍蝇一样转得差点迷路,最终还是找到那家旧书最多的书店。

      在我埋头翻书的时候,我遇到了他,他也在翻书。这里的翻,是指从一摞一摞堆在一起的书,把书一本本的拿开,看看下方是否有自己想要的书。书脊上有书名的书还好,没有名字的话就只有一本本的翻。那时候,他还是非常年轻的小伙子,如今我再次见到他的时候,黑了多许,也胖了许多,两鬓还有少许的白发。

      他和我说了疫情这些年发生在藏书界的大事情,总之,人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另外谈到一些书的事情,给了他书单和定金,承诺过两天会给我找到复印件。

      我们大约谈了两个小时,然后各自打着哈欠分道扬镳。约定后天早上见面。

      回到住处,忘记了几点,倒头就睡。

2023年6月21日,星期三

      6月21日,早上很早就醒来了。昨天中午吃的抓饭量特别少,还30千/份。晚上有人请客吃饭吧,贵是贵,但是没有吃饱。毕竟吃饭是次要,重要的是见到老朋友一起聊天。以前的15千的抓饭管饱一天的,现在似乎放眼整个撒马尔罕市,找不到这个价位的抓饭了。

     在饥肠辘辘中醒来,赶紧下楼吃早饭,然后就出门,约定在昨天的博物馆门口见面。

      早上的天,万里无云,雷吉斯坦建筑繁复错杂的图案,在晴空的背景下,似乎像一个巨人在俯视着我们。谁都喜欢看古代建筑的正面,我却最喜欢去看它那残破的背面,在那里,你可能看到高超建筑技术的真谛或者历史的真相。

      今天特别再次路过大学路,在快到到达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研究所的一个路口,进入贾米大街。过了“老城”餐厅,突然看到一家新开的书店,这是我以前没有看到过的。在外面拍照之后,就赶紧进去看看。遗憾的是全部都是新书,且让服务员找了一下看看是否有想要的书籍,可惜都没有。

      服务员会塔吉克语,她似乎也对书架上的书不熟悉,例如我问是否有塔吉克语的书,她说没有,但是我却找到了。也不能责怪人家,还是自己去浏览书架吧。

      因为书架上的书特别多,一直都摆放到了天花板。不过也是分门别类地摆放,所以还是节约了不少时间。最后,居然找到乌兹别克语版本《孔子》(2019年版)和《道德经》(2020年版),算是在撒马尔罕城的最大的收获吧。让人有点困惑的是,《孔子》使用的西里尔字母,而《道德经》使用的是拉丁字母。

      这种情况,似乎很普遍,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最早在拜伊松市的超市旁边的书店看到大量的拉丁字母版小说,也有西里尔字母的小说,都是近两年出版的新书。不知道有没有人研究目前出版文献所使用语言的情况,感觉是值得去研究一番。

       担心会让朋友久等,就赶紧沿着贾米大街笔直走到博物馆,沿途还看到一些出售文具和教材的书店,以前都一一探访,可惜收获不大。

      在博物馆门口拿到朋友帮助我找的书之后,出了博物馆,在十字路口右拐,在下一个十字路口的北边,我们会看到一个古老的一层建筑。上面写着“乌兹克托卜”。

      “乌兹克托卜”,也就是乌兹别克斯坦国有书店的缩写,有点类似遍布中国的新华书店。在各大城市都有分部。同理,也有“塔吉克克托卜”。乌兹别克斯坦语言学家,撒马尔汗市文化活动家阿米娜对这个国营书店进行过简单的描述,因为她的父亲曾今在这个书店工作过。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这里败落了,可能是在卡时代,也可能是苏联解体之后吧。我记得2016年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这个书店里面非常拥挤,人多,各类商品也多。估计是因为文具的进货价格便宜才吸引人来购买。

      在进门左侧的书架上有大量的旧书,可惜固执的老板大叔,死活就是不让我进到柜台里面近距离接触书籍。我让他从书架上取下书给我看看,给我报的价格都有点离谱,且非常之不耐烦。最后,只是买了一份地图。右侧大厅部分,则似乎还是国有,场地非常宽松,一些画册也贵的离谱,但是至少苏联时期的书光明正大的放在书架上了。人非常多,我也不好意思拍照了。也可能是因为他的生意太好,顾不上旧书的生意吧!

      今天,我再次来到门口的时候,发现门居然是锁着的。突然感觉特别伤神,似乎万里迢迢的去拜访一位老朋友,但是铁将军在门上。在我拍照贴在门上的工作时间和电话的时候,在书店旁边的小广场,传来一个大妈的声音,说,你为什么拍照?我说,我从很远的地方来,准备给你们打电话问问今天工作不呢。于是她打电话,来了一个小伙子,把门打开了,里面冷冷清清,似乎只是为了迎接我的到来。

      我在接近V型的大厅里面的右半部分,来回巡视了一个小时,最终淘出来了三本书(《塔什干考古》等)加一份最新版的大尺寸的乌国地图(2020年1月29日版),以及几份旅游地图,累计花费了63千苏姆。让营业员大妈给我开了一张单据,才发现单据居然是从中国过来的,全部是中文的《销货清单》。

      对于一些苏联时期的精美的画册,大部分在售货员座位旁边的书架上,还好,大妈让我进入柜台里面,大概的翻看了一番,没有特别好的值得入手的画册。

      在不及腰处高的柜台旁边,结完账,我去了左则的大厅里,以前摆满旧书的书架已经不见了,那位固执的大叔也不见了。如今只是卖一些简单的文具用品和孩子玩的玩具。

      我试图幻想了一下大叔如果在的话,我一定先买上几份地图,或者本子,消费点东西再和他说进入柜台看书的话,这样他可能会同意我的。可惜如今物是人非。

      我转过去问大妈,问这里的大叔和书去哪里了?

      她说:“那是他私人的书,很久之前就搬走了,去了俄罗斯。”

      我尝试问问她是否有关于大叔的联系方式,可惜她说没有。想想也对,我第一次来是在七年前,再加上疫情这几年。经历过一些大的变故,越发觉得时间短暂,迫切希望获得自己能得到的一些书籍,也迫切希望能写出一些可以给其他的人带来帮助的文字。似乎早就忘记了欲速则不达。

      提着装书的袋子,就出门了,这才觉得外面虽然酷热,但是里面却非常凉爽。如今,我只希望当我下次再来的时候,这位大妈还在,这栋房子还在,这些书还在。

       出来之后,有些许不甘心,又顺便将周边几乎所有卖书的小店都“阅”了一遍,基本上都是新书,特别是学习各种语言的教材,特别多。明显比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少了很多家。很多用乌兹别克语拉丁文出版的小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深入了解下。不是我关注的对象,也就不一一详述了。

      还是原路返回,在艾尼故居附近的餐厅吃了一顿抓饭,约了一位朋友贾法尔,他是世居在撒马尔罕的巴尔马克家族的一员。关于我和他的故事,则在后面单独进行讲述。

      至此,撒马尔罕大学附近的实体书店算是都走了一遍,除了一处书摊。这处书摊,明天再来了,他们只是在周六或者周日才摆出来。

作者:夏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号:OKIJOT

一切为了中塔友谊!

ХИДМАТГУЗОРИ ХАЛҚУ ВАТАН БОШЕМ!

下一篇:南浔古镇游记 (2023-11-06)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