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游记|恩施 地心谷 攻略
- wang
- 2023-11-09
- 生活笔记
- 33浏览
- 0评论
前言:
恩施五日游,主要景点为:地心谷、大峡谷七星寨、云龙地缝、清江蝴蝶岩、梭布垭石林、女儿城、腾龙洞、土司城。
恩施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与重庆万州、黔江、湘西张家界接壤,享有"鄂西林海"之称。由于岩石为碳酸盐岩类,受温暖多雨气候影响,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这里独特的石林、溶洞、漏斗、峡谷、暗河、瀑布等风景。恩施旅游由于景点比较分散,一般安排5~10天的行程,各景点边上都有住宿和停车的地方。
石门河地心谷位于恩施东北方向的建始县高坪镇,属高岩溶地貌,景点犹如深山中切开的溶洞,其天堑之窄、切割之深、溶岩发育之美,堪称奇迹。
恩施游程,是在恩施当地旅行社报了一个"五日四晚"的线路。8月13日晚7点多到了恩施,旅行社安排我们住在火车站周边的客栈。8月14日是恩施行程的第一天,安排的景点是地心谷,上午8点半才出发,一路在城里转圈接人,9点多才开出城外,导游在车上一路猛吹恩施是"硒都"。中午11点多到达建始高坪,午饭的团餐比我想象好一些,八菜一汤,有鸡有鱼有土菜有糕点。饭后坐车到景区入口,由于避开周末,排队的人不多。天气也非常好,蓝天白云,心情愉悦。进了景区门口,第一个景点是彩虹玻璃桥,桥长约百米,架于悬崖之上。地心谷景点,一共有三项自费景点,玻璃桥,出口的飞毯和电梯。每项60元,一共是180元。这些人工景点,是景区主要的赚钱工具。地心谷的一部分山体,大地深深的一道疤痕。如果不走玻璃桥,要从左边的路,经过峡谷上的那座桥,步行到右岸栈道,参观地心谷。恩施地心谷属高山喀斯特岩溶地貌,这些悬崖绝壁,鬼斧神工的景区地质奇观,形成于2.5亿年前三叠纪。地心谷的悬崖是景点的一个看点,由于裂缝深,悬崖直壁而立,高数十丈,险峻壮观。悬崖上的岩石,大部分是横向裂纹,像人工砌出来的长城砖一样。由于地质变化,悬崖上也有许多景观。石门有几十米高,镶嵌于悬崖之上,左边的岩石形状,像一根伸入峡谷的大象鼻子。地心门下方,就是深不可测的峡谷,峡谷中的水,急流滚浪,气势磅礴。水就是峡谷伟大的雕刻家,滴水穿石,亿万年的流水的力量,把地心谷雕进地心深处。峡谷壮观陡峭,但今天的峡谷水流,没有图片上那么翠绿,原因是前一段日子,恩施下了一段时间大雨,造成了水比较浑浊。峡谷中流水量很大,急流奔腾,犹如千军万马,声震山谷。在悬崖上方,瀑布沥沥而下,水在悬崖中跌落,逐渐分散为飘落的水珠,雾气在峡谷中弥漫着,峡谷因瀑布而变得飘渺,走进其中,犹如仙途。水在峡谷中变化着各种形态,也塑造着峡谷中边上悬崖的形状。水流因高差而山谷中奔流回旋,把河道雕刻成各种形状。水的力量,在峡谷岩石中一个巨大"心形",这个"心",是地心谷的名称来源。自然界仿佛也懂心的含义。地之心,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有个"心"形峡谷,二是峡谷位于地之心。一个巨大的心,给人以温暖的想象,网红们一拥而上,地心谷因而名扬世界。峡谷上方的巨大、高耸的山峰。在阳光下闪烁着自然力量之美。巴盐古道以"古"著称,形成于新石器时期末,地处鄂西南巴文化、巴渝文化 巴蜀文化的交汇处,距今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是远古人类从恩施地心谷走向世界的第一条路径。巴盐古道不仅是盐道,还是一条集官道、商道和兵道为一体的交通要道,对促进西南和恩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现代交通的不断发展,巴盐古道的热闹和喧嚣已成为过去,但幸存下来的这段古道,将在绝美的风景中向人们讲述属于它的古老历史古道上,悬崖下,天然洞窟洞洞相连,土家族人在洞中打造了一个地方美食城。土家美食,恩施景点有一个特点,在景区的入口和出口处,都会划出一些地域来,让当地村民自主经营土家特产,因此东西并不贵,买的游客也很多,形成一个很好的市场。过了土家美食城,就是今天第二个自费项目:飞毯。这飞毯听起来很美,让人很容易想起《天方夜谭》中的神奇飞毯,让人颇为期待。但实际情况只是一座桥,桥面上铺了缓慢行进的电梯,速度非常慢,站在上面,体验感很差,没有一点飞毯的感觉。人工天空之镜,这是一处网红摄影拍摄点,两岸山谷,像展翅欲飞的蝴蝶。今天第三个自费项目:电梯,看这一百多米高度,其实不坐电梯,十几分钟也可以登到山顶。从电梯出来,再回头看一下我们走过的地心谷,层层叠叠的山峰,如大地上开出的一朵朵山花。地心谷有:"地心归来不看峡"说法,这里有险峻绝壁、地心幽深的风景特点,悬崖垂直而下,形象鲜明有特色,景点地心门,地之心,造型奇特,让人印象深刻。美中不足的是,因前一天下雨,水比较浑浊,没有看到峡谷流玉的景致;另一个不足是自费景点太多,门票加上自费,一共花了280元。 看完本文,对我最大的鼓励就是:点个赞,点个在读,再点个关注。
关注元素,关注"元素杂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