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北马3:44,2015北马3:42,2016北马弃赛,2023北马,以游为主。北马中签后,便给表姐电话,问姑爷要不要一起游北京,带老年人逛天安门看毛主席。提前两天到达北京,带三爷和姑爷打卡北京的TOP景点。D1:重庆飞北京+军博+领装备+鸟巢+水立方



D2:长城+颐和园



D3:天安门+纪念堂+故宫+景山公园



D4:参赛+会友+返程。
上一次跟阿维见面是5年前了吧,阿维皮肤是越来越好了。

周六晚上与金戈跑团聚会,与老友叙旧,与新友结识,一起相约共战重马。

赛前准备:
出发前回看了自己写的多篇经验总结,再次提醒自己前一晚要少吃。结果还是吃多了,最后的两小碗面条明显过量了,即使8点就回酒店,晚上还是因为消化问题辗转反侧没睡着。因为没休息好,临时调整了目标,将310调整为315,每公里435配速。下一次,一定要注意清淡饮食,且少食。该储备的碳水前几天已经储备好了,没必要临时抱佛脚。装备:洞洞背心、耐克压缩裤、Next1代、4支跑能胶(每支基本都只吃了一半)、4颗盐丸(掉了1颗,实际只吃了3颗)、Garmin手表、防水泡贴。
出行检录:
前两次北马都住在起点,本次住在终点,8号地铁北土城站旁边的假日酒店,确实很方便,尤其是赛后,直接就走回酒店了。因北京地铁方便,比赛日早上便计划地铁出发。但此处有3个考虑不足的地方:1.没有注意8号线的发车间隔时间是10分钟,6:05出门,错过了6:12的地铁,最后赶了6:22的地铁。2.预留时间不够,到达前门站的时间是6点45左右,从B口出来蠕行,穿两个人行通道,再折返好几百米,担心自己存不上包。好不容易挤到存包处已是7点10分(7:15结束存包),赶紧换装存包。再随人群往A区挤,你不是自己在前进,而是在被动的被挤着前行,脚都不用粘地那种。不少跑友为赶时间翻栏而入,我也想在柏林马时那样也翻过去。最后忍住了,还是随人流进去吧。到达A区已是7点25分,距离鸣枪只剩下5分钟。3.前门站B口出来真是绕行太多,现在想来还是该换乘一次,在和平门下车,顺着一个方向去检录。鸣枪起跑:
7点30分准时鸣枪起跑,随人流出发,虽然跑在了赛道左侧,却失误没在天安门广场注意左手边的摄像头,错过了与天安门的经典合影。人太多,根本跑不开,第1K454,第2K调整到437,然后按照435±2秒进行巡航。5K遇上从B区出发的合肥老李,相互交换配速信息后,便一起前行。第一个补给站,赛道上、补给站内人都太多,根本靠不进去。10K补给站,老李帮忙取了一次饮料,在此感谢老李。约8K处,跟上来一个红衣帅哥。巧了,在长春马,我们一起跟的315兔子,最后他314完赛。简单交流后,3人便一同前行。但不久后红衣帅哥就主动掉队了,应该是由于手表差异,觉得我的配速快了一些。25K补给站出来后,老李也掉了,我便开始了一个人的北马,能跟则跟,没跟跑对象就自己跑。半马计时毯瞄了一眼手表1:37:24,只要按照找个配速迅速下去315是稳当的,先跑到30K再说。30K配速430,31K的上坡略微有些掉速441,但是通过下坡的调整,32K又回到了430的配速。跑在30-35这一段,总有一些熟悉的感觉,这是15年掉速的地方啊,被无数身材肥胖的跑友超越的地方。回想到此,不禁给自己提了提劲,感觉腿有力了,摆臂有节奏了。跑到37K感觉稳了,还有最后5K,可以再提提速。跟跑无疑是省力的,跟跑一段后,觉得速度不适合自己,只好再换,没有合适的就自己跑。元大都、北马背心,记不清换了多少跟跑对象。跑到奥林匹克中心的硬石板路面,根据14年的北马经验,知道终点就在前方了,便开始全力冲刺。为了破长春的成绩,最后冲刺的痛苦面具真是不忍直视,过线,掐表,3:13:22完赛,差了10秒,有点小遗憾。不过对这次后半段的提速还是很满意的。HM1 1:37:24,HM2 1:35:58,很完美的一次负分段案例。


终点遇到首马254的东安林强,我也get了一个新技能,F区就等跑友全跑出去后,等10来分钟再出发,只要5K不被关门就行。补给策略:
能量胶:15、22.5、32.5、35分别补盐丸一次。盐丸:因体感出汗较多,从10K开始补盐,10、20、30分别补了一次。前几天看了南京体育学院的一个运动分享,决定以后按照以下策略进行补给。
已经很小心翼翼了,但赛后还是一如既往的感冒了,只是比长春马的感冒状态要轻一些,从第3天开始有些流鼻涕、有点小咳嗽。劲松大神建议赛后多睡多躺补蛋白,最好多住一宿,第二天再奔波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