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游记
- wang
- 2023-11-18
- 生活笔记
- 34浏览
- 0评论
麟游游记
大半生因督查文化先进县、教育收费、农民减负和农家书屋等工作原因,几乎走遍陕西,足迹未及的县区没有几个,麟游就是其中之一。
传说中的麟游有好有赖,好的是避暑胜地,隋唐皇帝建仁寿宫后改名九成宫并有名碑,赖的是那里的水土不太好,缺碘,据说过去得甲状腺肿俗称瘿瓜瓜的人多。
癸卯初冬,有幸参加爱菊粮油集团组织到麟游游览参观,所见所闻,完全颠覆了传闻中或想象中的麟游。
首先隋唐四位皇帝20来次到麟游避暑,说明此地夏季凉快,但此地冬季也不是说的那么冷,我们游览麟游时值初冬,据天气预报当地气温最低零下5度,最高也就十几度,但也许我们来麟游的这天是个大晴天,不但不觉得冷,反而觉得暖洋洋的,麟游毗邻千阳县,是否近赤者赤,阳光充足呢?
麟游不光是冬暖夏凉之地,也是神圣之地。传说曾有白麟游过此地,故称麟游。麒麟乃祥瑞之兽,麟游也成为祥瑞之地。麟游不仅是白麟游览之地,也不仅是隋唐四位皇帝避暑二十多次之地,也是产生九成宫醴泉铭和万年宫铭碑两件国宝级书法名碑之地。如今的九成宫碑亭景区因竖有“万年宫铭碑”和号称“人间第一帖,天下无双铭”的九成宫醴泉铭碑而享誉九州。这两件国宝级文物,前者被世人公认为“三绝”碑,后者被评价为书法兼绝“二王”,麟游县因此也被誉为“楷书之乡”。
麟游也是神泉之地。相传贞观 六年,唐太宗移驾九成宫,在高耸的楼阁下徘徊,看到这里的土地略显湿润,于是用手杖掘地并加以导引,结果泉水随之流涌而出,清澈如镜,水味甘甜。《唐六典》记载:“醴泉出乃国之祥瑞。”于是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镌碑立石以记其事。
麟游还有保存最完整的帝王离宫。也许地处偏僻,也许当地人民爱护古迹,在中国古代诸多帝王离宫中,在陕西关中所存在的十几处隋、唐离宫遗址中,九成宫遗址保存的最为完整,这是中国建筑历史上的划时代杰作和里程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正因为保存完整,我们后人才有幸在一千多年后目睹九成宫建筑及两座堪称国宝级书法史上高峰碑铭的风采。
同日,我们还游览了麟游知青大院,这也是我看到过的保存最完整的知青居住地。当年数千万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到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如今的上自国家领导人,下至各级各行各业骨干,大多都是当年经受风雨锻炼的知青。
在知青大院旁边,还有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成立中共麟游总支、特支旧址,我们参观了5孔修缮一新的窑洞、纪念碑(亭)和展板等。据了解,2015年,麟游县在中共麟游总支、特支旧址上建立纪念亭一处,并对原有五孔老窑洞进行了加固、维修、改造和陈列布展,目前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正如同行的陈谏平先生诗中所言: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当。
昔有麒麟游仁寿,两字标名万古香。
崔木歌岁月,知青忆十年。
落户夯土又插秧,上山下乡话沧桑。
一座九成宫,半部写隋唐。
汉书春秋多古意,金笔石揽属欧阳。
......
2023.11.11于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