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樱||印尼游记
- wang
- 2023-11-29
- 生活笔记
- 28浏览
- 0评论
印尼游记
图文/田樱
绿的茂物
茂物植物园入口
茂物,又名博果尔,即“茂盛的植物”的意思,古爪哇文博果尔意为“棕榈树”。它位于雅加达南,在芝里翁和芝沙丹尼河之间。茂物有三多:雨多,每年有217天下雨,降雨量4100毫米;雷多,全年有雷雨的日子达322天;火山多,城西南有萨拉克山,东南和西南有庞朗奥火山、啥里蒙火山和格德火山。
园中泰坦魔芋
然而,在茂物最吸引我的是那亚洲最大、品种最全的热带植物园,它是茂物的象征。我到这里时,正值阴雨天。植物园布局讲究,分为莲花池、棕榈属、蔓生植物、竹林、藤类、兰花科、仙人掌科、羊齿类等10个区。走进绿的王国,一条十几米宽的林荫大道,绿荫蔽日,两旁千姿百态的树木,沿着自然形成的山坡缓缓伸展开去,芝里翁河流经园内。河两岸的树上都有用拉丁文表明学名和产地的木牌。植物园种植15万种,保存有50多万种植物标本。高大挺拔、参天入云的白橄榄树,上面蔓生着许多寄生植物;奇特的板根植物,板根露出地面,就像几块巨大韵三角尺板支架着一棵数十米高的大树,有的板根露出地面i0几米高;郁郁葱葱韵棕榈树有400种,5万多株;翠绿可爱的马尼拉草,叶细而短,松软伸展等等。而令人惊奇的是,我在园中看到奇特的大王花,此花原产于西苏门答腊山区,每三年开一次花,花茎高达2米,是世界最大的花。还有王莲,原产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叶子直径有的可达2. 5米,负重40至70公斤,花期长达一周左右,花的颜色初为白色,三天后变成粉红色,莲叶中央插立着一株火红色的莲花,娇艳夺目。另外,还有1823年发现的“荔枝树王”,至今长势良好;绚丽多姿的兰花有5000种,馨香清芬,有的像蜻蜓展翅,有的像蝴蝶花,有的像灯笼,著名的巨兰“兰花皇后”,又叫“甘蔗花”,茎高3至5米,每株可开花70朵至80朵,有的可达100多朵,花朵直径达15厘米,花色黄中带淡青,有棕色斑点,香气袭人。园中竖立着曾在此工作36年的前园长德斯曼的纪念碑,园内的特鲁柏化验所的大理石碑上,刻着有近200名世界植物学家的名字和化验所创始人特鲁柏的塑像。
巴厘岛美,素有“诗之岛”称誉,田园诗般自然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美丽的海滩,苍翠欲滴的花草林木。它又有“千岛之岛”之称,巴厘島人信仰印度教,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神龛,形似小塔,每村还有三种不同的公庙,全岛庙宇达1.25万多座。
巴厘島景致
然而,我感到巴厘岛的美,更蕴含在这“艺术之岛”称誉的舞蹈、木雕、石刻、绘画的艺术之美中,巴厘舞蹈根植于宗教信仰之中,再由历史传统培育出的杰出文化遗产。舞蹈体裁大部分来自古代印度教的传说,其中主要有凯茨卡舞,富有动人的神秘色彩,取材拉玛耶那的故事;巴伦舞,主要表达善灵与恶灵之间的争斗;勒根舞是宫殿传说的节庆舞蹈。巴厘岛的木雕闻名遐迩,十分精美,多是用椰木、黑檀木、柚木,尤以黑檀木为珍贵,有半刻和整刻,体裁多是以拉玛耶那故事、印度传说,及与岛有关的故事,木雕作品刀法流畅,个性突出。巴厘岛绘画独具风格,可分为:第一期以拉玛耶那故事题材为主;第二期以20世纪前半期生活素描为主;第三期和第四期分别以1960年以后的现代作品为主,笔调生动,色彩柔合,时有抽象。巴厘岛绘画,多以岛上特产的染料作颜料。在“艺术之村”乌布村,我们欣赏了艺人挥毫作画,参观了尼加绘画博物馆。婆罗浮屠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的泰姬陵,被誉为古代东方五大奇迹。婆罗浮屠在中爪哇省马格朗县山谷平地中的山丘上,离中爪哇首府日惹市约42公里,坐落在默拉皮火山山麓的一个呈矩形的小山丘上,远含青山,近拥碧翠。婆罗浮屠,婆罗梵文是“寺院”的之意,浮屠是“丘陵”的意思,合起来是“丘陵上的大寺院”。导游介绍说,婆罗浮屠约建于公元8世纪后半期至9世纪的夏连特王朝。据说夏连特为了收藏释迦牟尼的一小部分骨灰而修建的,动用了10万奴隶,用15年时间,于公元824年建成。
我观婆罗浮屠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构成了一部“石块上的史诗”。佛塔是用附近河流中的安山岩和玄武岩砌成,它没有门窗,也无有梁柱。佛塔的基层呈四方形,共有10层,四周的中间各有一条石阶通道,从底层直通塔顶。塔的构造是根据佛教的“三界”之说设计的。基层为“欲界”,第一层至第六层为“色界”,都呈四方形,各层共建石壁佛龛432个,每个佛龛内置一佛像。第一层以上为“无欲界”。七层至九层呈圆形,三层有72个钟形小塔,塔内亦各置一尊佛像。第十层为塔顶。塔的各层都有迴廊,其石壁上都刻有各式各样的浮雕,其中描述佛本身故事的浮雕1,460幅,装饰性浮雕1,252幅,构成一幅“石块上的史诗”。浮雕故事取材于大乘经典。以及当时的生话习俗、人物、花草、鸟兽、热带水果等,这些浮雕连接长达4公里,浮雕工艺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婆罗浮屠,是人类创造的精美艺术品,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相传1406年,一支船队乘风破浪,浩浩荡荡,迤逦百墨,到达当时爪哇国的北岸,并在这里的一个岩洞歇息,这就是千古传颂的明代三保太监郑和下南洋的盛举,这里也由此得名三宝珑。
三宝珑三宝公庙三宝珑初称罗望子炭,至今古风依依。郑和船队下西洋时6次到达爪哇。1406年(第一次)和1416年(第五次),郑和曾到这里,三宝珑市西南5公里处的望安山山麓,有三宝公庙和三宝洞。这里背山面海,据说是郑和沉舟的地方。庙建筑风格完全是中国式的,有曲折的廊檐,高耸的红柱和宽敞的门庭。庙门左上方镶嵌着“三宝圣饲”的石匾,大门上有对联“滇人明史风来世”,“井水洞山留去思”。滇人,指郑和,出生云南昆阳。庙内有福兴庙、船舡爷庙,还有古墓和郑和用过的巨锚和关刀。在主庙附近的一棵老榕树下,有一座小庙,庙内三个房间,左边屋内展示着一个古旧的巨锚,中间房内悬挂着孔子画像,右则房间则为纪念牺牲的百名中国水手而设。三宝洞是庙里的一个不到1方丈的圆形岩洞,相传郑和曾在此歇息。里面供奉着三宝太监的画像。洞中的香案下有一方形井,称三宝井,井水清沏见底,甘甜解渴。每年阴历6月30日是三宝太监纪念日,各地华人来此参加庙会。车子从雅加达驰过蜿蜒的穿山路,沿路是一片片翠绿的茶园、香蕉园、橡胶园。大约经过3个小时,当车子行驶到路旁一片金鸡纳霜树时,眼前呈现一排白色二层楼房建筑,这便是万隆。一条大街横贯市中心,叫亚非路。这条街上,最引起我注目的便是矗立在路旁的独立大厦,是1955年4月18日到28日有29个亚非国家首脑出席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的地方。这座建筑物记载着印尼人民驱逐荷兰殖民主义者,也记载着亚非人民手挽手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这座白色的建筑群,为圆形的三层楼房,两侧皆有门,白色的旗杆依弧形排列,是当年召开会议悬挂各国国旗的地方。独立大厦现在己辟为博物馆,陈列着当年举行亚非会议的有关文物和资料,庄严的十项原则的“万隆宣言”就诞生在这里。万隆郊区达曼·沙里10号,周总理在万隆会议期间的住地。站在独立大厦前,我在凝思:当年周总理在这里的激昂话语,度过的不眠之夜,广交朋友的会见,留下了一片深情,也留下了人们的永恒记忆。
万隆会议会场
《既望文学》编辑部:
图文顾问||一工摄影 田樱
诗词顾问||新愚公
编辑||宋军 风尘璞人 一米阳光
既望文学 征稿启事
感谢您的支持,并投稿于《既望文学》我们需要这样的稿件:
(一)推陈出新,文采斐然,体裁多样。小说、散文、诗歌、楹联、配图美文等均可。
篇幅以少胜多,符合网络时代阅读习惯。
符合法律法规和主流价值观要求,拒绝一稿多投,文责自负,拒绝反动、色情等低级题材,拒绝抄袭,拒绝涉及政治、宗教等敏感话题,文章适宜刊出。
(二)投稿后两星期内不推送,可另投他家
(三)赞赏金额7日后到账,10元以下不发放
(四)设立“人气奖”,对于阅读量超过一千的文章,给予作者10元奖励;阅读量两千奖励20元
投稿邮箱:1062525419@qq.com(须原创首发)
小编微信号:szh1062525419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纵马网 » 生活笔记 » 田樱||印尼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