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医院游记
- wang
- 2023-12-01
- 生活笔记
- 36浏览
- 0评论
#1
冬初。
接到通知,有床位了,王二再奔省城。
凌晨四点早起,上车,路长,车少,人稀。
车上放着歌,“靡靡之音”。
“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
司机应该是个九零后,不时跟着哼唱一句。
他为什么这么快乐?
王二倚着靠背,感受一种“空灵”的状态。
此刻,肉体听从灵魂的安排,两者和谐如一。
“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暂时天堂,三个小时后,又是“人间苦旅”。
#2
命运是随机,还是有定数?
比如说必须要坐这一趟车么?
病房里的病友,是无量劫前就安排好的么?
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病友是个一周岁几个月的婴儿,只会叫爸爸妈妈,手术后的疼痛不能进食,所以一直哔哔赖赖的。睡着了才好点。
孩子爸爸电话不断,在谈一笔生意,推拉扯皮。孩子妈妈定时和家里上幼儿园的闺女视频,闺女在那头一个劲儿问,妈妈你哪天回来。
一个白天,王二不能安息。
晚上,都累了,熄灯,王二以为终于安静了,
年轻人体力旺盛,王二睡了一觉,被手机吵醒,那孩子爸爸依然在玩手机,王二吆喝,声音低点吧,12点了。
他说,这就睡。
王二听见放手机的声响,接着是他在床上翻身,一分钟不到,鼾声骤起。
高亢,有韵律,吸也呼噜,呼也呼噜,惊天地泣鬼神。
王二听了大半夜,只是在黎明时实在熬不住才睡过去。
那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滋味……
心想还不如让他玩手机。
小儿哭闹犹有竟,其父鼾声无休歇。
奇怪,那孩子和他妈竟然睡得好香甜。
#3
手术前照例体检,之前做过的统统不算数。
这省级医院还算仁慈,只验血和心电图。
二便和各个部位的CT都免了。
王二正在感激不尽,昨天的账单护士送过来了,就这两项1300多元,在县城的话也就二三百。
是王二的肉身升值了?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藤野先生》
可能是因为时空转换。
只有在医院里,才能明白,赚钱的终极目的,为谁辛苦为谁忙?
为了这具臭皮囊。
#4
坐在那看手机,进来个青年客气的问,大爷你订饭吗?墙上有二维码,可以提前订,到点给送过来。
王二是又气又好笑,你大爷的!叫我大爷!我不就是因为需要剃了个光头,几天没刮胡子,拉拉碴碴的,我还想活到五十岁呢!你这叫得我心都凉了。
出去买点东西,电梯里一个外卖员,火烧屁股般急躁,发牢骚:***,吃个外卖也摆谱,还非得送到楼上,摆臭架子!有能耐怎么不去下饭店!
有好心人在旁边劝:可能是病号点的,出不来。
什么病号?就是陪床的!
偌大的医院,像王二一人住院的,大概不多。
在拥挤的人群里,顿感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5
做完手术,王二搬到观察室,九张病床的大间,躺着都是刚做完手术,从麻醉中醒过来的,身上插着电线和管子。他们几个小时前还有说有笑,气势如虹,现在眼睛微微睁着,说话含糊,有气无力。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王二的左边是个老太太,仰卧,除了电线和管子,还有两个导流袋。闺女在旁边伺候,隔不长时间,老太太喉咙就一阵急促的咕噜咕噜,闺女就从床头拿起一根管子,放到老太太嘴里吸痰,每吸一口,老太太胸部就剧烈起伏,双腿也跟着一蹬……
右边是个十岁左右的男孩,隔一会儿就哭一阵子,喊疼,吵着要喝水,他爸妈就软语相劝,男子汉再忍忍,六个小时后才能进食。
一会儿男孩要撒尿,给拿了矿泉水瓶,躺着在床上尿,男孩哭着说尿不出来。
问护士,护士说姿势不对,不习惯,你们扶他站起来就行。
男孩害羞说挡住我,他爸爸给拉上帘子。
王二忘了订饭,去买了桶方便面泡上。
坐在床头吃起来。
说话声,哭闹声,呻吟声,喘息声,吸痰声,吃面声,声声入耳。
第二天,拔掉电线,转到普通病房。走廊上就多了些缓慢踱步的病号。身上带着导流袋,有系在腰上的,有挂在肩上的,有垂在胸前的,颜色有黄色,红色,绿色和不知什么颜色。
有搀扶着的,有扶墙走的,也有健步的,都在努力恢复。
这像极了《地藏经》中描述的各种地狱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