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贾政敏:桂林游记

大乾州欢迎您!!

 桂林游记 


   桂林游记
   作者:贾政敏
      暑期,女儿的才艺培训课程一直持续到8月23日才结束,离开学仅剩不到一周时间了。这三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几乎没带孩子出过远门,这次我和爱人提前请好年休假,铆足了劲儿一直在等女儿培训结束、好抓住假期的尾巴带孩子出去逛逛。刚放暑假时,我们是打算自驾去青海湖玩的,这下因为时间紧迫,便改变主意决定随团出游。22日晚,我与旅行社联系24日去青海湖的行程,被告知要等到26日才可出发,这样两天时间就被浪费了,那可不行,两天时间可宝贵着呢!人家看我着急,说24日有去桂林的几个空座,双飞五日纯玩游,我想也没想连忙答应了,就这样阴差阳错的促成了这次桂林之行。
      24日早上7点半起飞,我们凌晨4点半就得出发,女儿和我都是第一次坐飞机,兴奋激动让她的小脸儿通红,23日晚,她一边帮我收拾行李,一边问她爸爸坐飞机的感受。收拾完行李已经12点多了,谁知3点刚过我就被女儿喊醒了,这家伙居然一晚上都没怎么休息!其实别说一小孩子,我自己都有些忐忑紧张呢!
      登上飞机,舒适的飞行感受及窗外的美景让我的紧张感一扫而光,不一会儿,竟迷迷糊糊的睡着了。10点钟,我们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广西桂林。
  •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那可是远近闻名的,到桂林的第一件事肯定要先吃为快了。接机的师傅在车上便热心的向我们推荐他们当地的这一传统名吃,师傅说吃米粉不要去那些看上去高大上的店铺,并且一碗米粉要价十几二十几块钱的,那些都是卖给外地人的,要吃地道的口味就去那些小巷子里的小店铺去吃,而且一碗价格只有五块钱,小店铺的米粉不仅价格公道,最重要的是味道纯正,能吃出桂林米粉酸香顺滑的特色。师傅还告诉我们住的酒店附近巷子就有两家米粉店,可以去品尝。说话间便到了酒店,谢过热心的师傅,我们安顿好行李,稍作休息,便直奔那个巷子而去。
       果然如师傅所说,巷子里有两家相连的米粉店,看门面一点儿也不起眼,可店铺里面却坐满了人,而且每家门外十几个小凳子上也坐满了手端米粉碗的人,我们走进那家看起来人更多些的“宴福大碗粉”店里排队等候。店铺里的桌椅上围满了时而低头嗦粉、时而抬头喝汤的顾客,门口的不锈钢大桶里盛有多半桶鲜香四溢的热汤,桶里有一把汤勺,那个勺把儿足有一米五长,舀汤时要转过身子而且很难回身,还是很费劲的。靠墙的台面上摆了七八个放有蒜蓉、酸笋丝、朝天椒等各种配菜和佐料的大老碗,上方的墙上老板特意贴了一张写有“广西朝天椒特别辣”的纸条。多半天的奔波我们已饥肠辘辘,再加上香味的刺激和视觉的冲击,等待的过程中我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终于轮到我们了,一碗米粉要价五元,如果加香肠、牛肉的话另外收费三元,爱人要了一份加牛肉的,我和女儿各要了一份加香肠的,在加调料时,我才不管那张纸条的提示和爱人在一旁让我少放辣椒的提醒,对于我这个无辣不欢的人,还有什么辣椒是我吃不了的!所以我还是按照平时放调料的量给自己加了两勺朝天椒。
       米粉有两种吃法,如果想吃汤米粉,就给加好调料的米粉里浇上热汤边吃边喝;如果想吃干拌的,把调料和米粉拌匀,吃完喝汤即可。软糯筋滑的米粉在各色佐料和鲜汤的加持下,谁又能抵挡得了这种诱惑呢。我们各取所需后,便急不可耐的开吃起这心心念念了好几天的米粉,可没吃几口,我就被辣的流下了眼泪,那种辣是一种又干又烧的辣,是我从来没体会过的辣,我这才明白老板在墙上贴那张纸条的用意,也真正见识了广西朝天椒的厉害。爱人和女儿一直等了我二十多分钟,我终于边流泪边不舍、很狼狈的吃完了那碗香辣美味的米粉。
  •         靖江王府
      第一天抵达后,下午的时间由我们自行支配。由于旅游线路里没有安排靖江王府,旅游景点东西巷刚好也在王府附近,我们遂决定去靖江王府转转。
      靖江王府在桂林市中心地带,始建于明初,比北京故宫建成的历史还要悠久,是一处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古建筑群。从明太祖朱元璋封其兄之孙朱守谦为第一代靖江王始建府,至明亡,此处一直作为藩王的府邸,先后共有14位靖江王在此居住。期间经数代修缮与扩建,王府规模已经非常宏大,在桂林城中自成一城,所以又称“靖江王城”。清初王城被毁,只剩下部分遗址,民国时在原址上重新修建,如今供人游览,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明藩王府。
       王府大门高大气派,金碧辉煌,正中央“靖江王府”四个大字气势恢宏,彰显了王府之威。游人很多,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沿着中间的石道往里走,这条石道是王府600多年前铺垫而成的,是身份、权力、地位的象征,在封建王朝时只供王爷王妃专用,所以被称之为王道。我们每挪一处地方,讲解员小姐姐就俏皮的来一句“王爷王妃们请移步”,游客们不约而同的笑了,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尘封的历史之中。石道两旁的大理石上雕刻的精美图案,似乎在默默诉说着当年的繁华。庭院古树参天,枝繁叶茂,宫殿建筑主要为金黄色,配上朱红色圆柱和汉白玉护栏,高大华丽,尽显帝王风范。
      靖江王府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大门、正堂和后花园,那天正堂因故对外不开放,甚是遗憾。

      进到王府后面的御苑,一座山峰平地突兀拔起,孑然傲立,有如帝王之尊,这便是有“南天一柱”美誉的桂林第一峰——独秀峰,其天然的王者之气,估计也是当初统治者选址这里作为王府的重要原因吧。峰壁的摩崖石刻上,南宋人王正功题写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名句的真迹就题刻于此,这也是截至目前这一千古不朽名句的最早出处。登上峰顶,鸟瞰桂林城全景,目睹自然风光与中国传统的建筑、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让人不禁陶醉其中,觉得不虚此行。


      拥有600年历史的“王府秘拓”,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走上央视春晚,如今普通游客也可以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王府秘拓”。在王府拓坊,参观了制拓环境后,每位游客还可以亲自感受制拓的过程,女儿动手为自己拓印了一个“福”字,除了得拓之乐和收藏之趣外,也让孩子感受到了“王府秘拓”的文化价值。
       清灭明后,靖江王府被改为贡院,成为广西科举考试的地方,也就是开科取士的考场。我们以为在这里只是看看,谁知参观完后,游客们竟被带到贡院的考舍进行考试,考试内容就是刚才参观时所讲的。大家就近每人进入一间考舍后,只见笔墨已摆好,在考官发完试卷后便紧张而忙碌的开始答题,穿着古装的考官还不时在各考舍门口巡逻。到了放榜时刻,女儿和另外一名小朋友被钦点为本场考试的状元,钦差宣读完圣旨后,女儿还没有从突如其来的惊喜中回过神来,钦差就催促两名小姑娘接圣旨,并立刻为两个孩子换上大红的状元袍,游客们会心而善意的向孩子鼓掌祝贺。这虽然是一个游戏环节,但大家在欢快愉悦中对古代科考制度进行了一次切身体验,还是很值得回味的。

 
       靖江王府是一处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走进景区就走进了桂林历史文化之门。真可谓“桂林山水甲天下,阅尽王城知桂林”啊!
       参观完王府,我们匆匆游览了东西巷,这是一个集旅游、民俗、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商业街区。见天色已晚,我们品尝了桂林有名的特色菜“啤酒鱼”后,便回酒店歇息了。
  •          爬瀑布
       25日早上八点,导游小莫准时在酒店门口接我们前往漓江古东景区。我们这个团由七个家庭组成,大部分都是南方人。在车上,小莫先向我们作了自我介绍,这是一个热情幽默又不失精明的壮族小伙子,随团的这几日,我们一行的吃、住、行、玩由他负责安排。接着小莫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古东景区的特点、游玩方式及注意事项,随后他神秘的说,这是一个可以爬的瀑布哦!能爬的瀑布?大家一下子来了精神,一边在脑海里想象这瀑布到底是怎么爬的,一边欣赏窗外的风景。
       我们北方的山巍峨险峻,大气磅礴。桂林的山秀丽精致、千姿百态,远看连绵不绝,就像出租车师傅说的那样像心电图,倒是很形象;近观却又各不相连,不经意间,路边就会出现一座平地拔起的山峰,像竹笋、像老人、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各异,让游客在无限遐想中惊叹不绝。

   
       古东景区是一处以瀑布和溶洞为主要景观的自然风景区,瀑布是其中的主要景点。在入口处,大家每人买了一份爬瀑布的必备品:草鞋、雨衣和头盔,装备完毕,便迫不及待的来到瀑布跟前。只见瀑布从高处的岩石上飞落下来,挂在陡峭的石壁上,像一面白色的水帘,水流与岩石下碧绿的潭水相撞击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溅起的水雾,给这山水相融的风景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游客们排着队,兴奋而小心翼翼的沿着潭水的一侧,手扶铁链依次走进潭水中,进水之前,我用脚试探了一下,咦,这里的水一点都不刺骨冰凉,而是很温润、很柔软的感觉。走了十来米,到了瀑布顺势而下的岩石跟前,大家用手抓住从岩石上方搭下来的铁链,脚蹬岩石上人工凿好的、刚好能放下半只脚的、每个间距差不多一大步的小石窝,逆着瀑布流下的方向依次向上攀爬,也不是很吃力,连女儿都能跟上整个攀爬队伍的步伐。爬上一个瀑布,便到了一个相对平缓的地方,大家要么坐在水中裸露的岩石上欣赏风景,要么拿出手机尽情拍照留下美好瞬间,等尽兴了,继续逆流而上,遇见瀑布又继续攀爬……这样大概爬了十来级瀑布,也差不多快到山顶了,大家才意犹未尽地从水里上来。爬瀑布,既可以踏浪戏水放松身心、与大自然来一场亲密的接触,又可以在攀爬中感悟人生、让心灵在秀山丽水中得到沉淀与净化。正可谓山水之乐,得之于心,其乐无穷也!
        回到桂林市吃过午饭,观看了“大型全景桂林风情歌舞秀《山水间》”,我们前往桂林著名景点象鼻山。
 四、梦想中的象鼻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名句是我在小学语文课本《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中最早认知并一直铭记于心的。记得当时课文的插图是象鼻山,还有江面上站在竹筏上手撑竹竿的打渔人。老师讲课文的时候,我浑然听不进去,只是盯着那幅插图细细的看,反复的看,我不知道那幅画上的山和水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作者根据文章内容凭空想象出来的;我的思绪在我可怜的、有限的认知中像疯长的野草一般任意蔓延:一边想象着这美丽的地方到底离我有多远,一边寻思着竹筏上的人怎么会掉不下水里去……从那刻起,我小小的心里便有了一个缥缈遥远又不可触及的梦,梦想着有朝一日我会站在漓江边,站在竹筏上,站在象鼻山前,站在课文的插图所展现出来的尚且不知在什么地方的美景中去!我当年的语文老师怎么也不会想到,她在讲台上津津有味的讲解课文,课堂上那个木讷寡言的小女生非但没听进去一个字,还萌生出了这样一个大胆又不切实际的想法。只是,从产生梦想到实现梦想,经历了四十余年!
       象鼻山位于漓江,因整个山形酷似一头驻足漓江临流饮水的大象,故称象鼻山,简称象山。象鼻山以其栩栩如生的形象引人入胜,是桂林市的城徽,也是桂林山水的代表。在象鼻山的象鼻与象腿之间,因水流的影响,形成了一个两面通透的圆洞,洞在水上,如明月浮水,故称之为“水月洞”,十分形象。“象山水月”也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历代文人学士在此说文赋句,莫不叹为观止。
       景区是免票的,进了大门,沿江岸而行,游人如织。漓江两岸山峰秀丽,形态万千,江堤竹林摇曳,婀娜多姿,江中碧水萦回,奇峰倒影,每一处景致都旖旎如画。“百里漓江,百里画廊”,真是名不虚传!到了象鼻山前,游人更是摩肩接踵,所有来此的游客都想在这一著名景点打卡留念。因为导游给我们自由游玩的时间有限,我挤在人群中,见缝插针的找最佳位置拍照,有时为了拍一张照片也得等半天,更别说坐竹筏了。我蹲在岸边,用手触摸着温润如玉的漓江水、凝望着近在咫尺的象鼻山,不禁感慨万千:这山、这水、这美景,我期待了四十多年的画面啊,总算被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

       与象山景区一路之隔的日月双塔,也是桂林的著名景点,双塔建于湖中,高耸入云,直指日月,故名日塔、月塔。日塔通体用纯铜装饰,金碧辉煌,号称世界第一铜塔。我们通过水下湖底一条十米多长的隧道进入到日塔底部,再乘电梯登上塔顶,桂林城秀美的自然风景便可尽收眼底。
  •        阳朔之行
       阳朔,桂林市下辖县,被称为人间的世外桃源。桂林山水因漓江而驰名中外,而漓江流经阳朔的河段才是最美的风光,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之说。我们的第一站是兴坪古镇,这里群山合抱,碧水如带,翠竹成林,是阳朔的旅游重镇。我们来到1999版贰拾元人民币背景图案上的兴坪大河背景点,游人几乎每人手持一张贰拾元人民币,对准图案中的风景疯狂打卡,我们也不例外,赶紧持币拍照,留下这难得的瞬间。第二站是在兴坪码头乘坐游船,游览漓江最美的精华地段。人随游船在江中缓缓而行,江面绿波荡漾,两岸青山环列、水中倒影幢幢,整个画面像是一幅水墨画,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啊!那份舒适的惬意与满目的美景让人恍若进入了仙境,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到桂林不游漓江,是一种遗憾;到阳朔,不去遇龙河,更是可惜。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的一条支流,人称“小漓江”。我们此行的游玩项目是遇龙河竹筏漂流。刚到达时,天气闷热,我们坐在凉亭中等待导游去买票,谁知一会的功夫雷声大作,顷刻大雨如注,河上的漂流项目也被迫停止了。此时已是下午三四点钟,看着滂沱大雨和排在我们前面的好多人,我好担心竹筏漂流会泡汤,正在不安之际,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漂流又开始了。好在小莫是阳朔本地人,很快为我们买到了票,我们也很顺利的上了竹排。我们一行人乘坐的是带蓬子的大竹排,每个竹排上可以坐6-8人,竹排在艄公的操作下平稳滑行。此刻天空放晴,刚才的闷热一扫而光,空气清新,微风送爽,舒适极了。停泊的竹排都开动了,遇龙河上一下子变得非常热闹,别的竹排上的大人小孩已经在互相用水枪打水仗了,嬉笑打闹声弥漫了整个河道。看到有人朝我们的竹筏举起了水枪,我们怕衣服被打湿,同坐的深圳小伙急忙喊话他们:“我们不参与打水仗”,那些人也就讪讪的转身和别的竹排上的人玩去了。我们慵懒的坐在竹排上,欣赏着夕阳下的湖光山色美景,只见湖水碧波荡漾,竹排像一个个移动的房子穿行其上,岸边青峰翠屏,相互影映,怎么看都像在眼前铺开了一幅清新明净的山水画,凝重中透露着灵动之气。
      阳朔西街、侗族马岭鼓寨、银子岩溶洞、印象刘三姐、世外桃源这些著名景点,我们或深入细致的了解,或走马观花的看看,但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阳朔的美景实在太多了,两日的游览感觉只是冰山一角,因时间和行程的关系,我们无奈匆匆返回桂林。
       28日下午三点的飞机返程回家。吃过早饭,天气凉爽,还有半日空闲时间,我们一家三口又去两江四湖玩。两江四湖是指由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漓江、桃花江所构成的桂林环城水系,夜晚游览尤为美妙。这次没有导游的催促,也不用担心影响别人的时间,我们随心所欲的沿着湖岸走走停停,尽情领略“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美妙景致。景区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犹如园林一般,难怪世人会有“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的感叹。
       去机场之前,我们又来到了“宴福大碗粉”米粉店,这次我可没敢放辣椒,酸辣鲜美的米粉让人口齿留香、回味无穷。吃过饭,带着不舍,带着遗憾,带着满足,我们离开了桂林这个美丽的、让人流连忘返的城市。
    2023年12月2日


后记
       游玩初归,欲记之,奈何天热、身疲,故置于今,不觉三月有余也。近日,偶观照片,心生旧念,遂提笔,废三日之寝,忘五日之食,乃成。待闲暇之际、老迈之时回望之,亦觉欣然。

作者简介


贾政敏,网名人面桃花,机关工作者。

投稿须知:

1.作者来稿需为原创首发,著作权归其本人,文责自负。

2.来稿如不许改动请加以说明,未说明者视为可以做形式上的修改。

3.文稿请直接粘贴在邮件正文处,可同时发送附件,须附上作者生活照,简介及常用微信号,个人简介字数100之内。

4.审核通过的稿件会在二周内回复,未回复即视为不予采用。

5.赞赏的70%返还作者;30%用于平台的维护。

6.投稿邮箱:

1102910230@qq.com   微信:13092941501

编委会成员:

     马岗  无言  丹凤晒晒  丑土  刘立军  多多   许卫校  宋绸子   陈冰霞  芳草地  林长宇  

自媒体支持:

晒丹凤   淮安文学坊

温暖相见   松风阁语

 无言年华  今曦何兮  

行走在人世间   

往期经典回顾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