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鳌山游记
- wang
- 2023-12-07
- 生活笔记
- 25浏览
- 0评论
岱鳌山,位于庐江乐桥镇岱鳌村境内,为庐江、枞阳、桐城三县(市)之界山。周五约好甘总夫妇,准备来个岱鳌山一日游。
早上八点半从大黉水巷出发,沿206国道一路向东,进入桐城大关转到乡道,顺着山边村落的村村通道路走不多时,就进入庐江境内,路虽然是穿村而过,宽度却是两车道,车少驾驶感不输于省道。十点十分,我们就到达岱鳌山西门停车场。停好车,只见一座公园式景观展现在眼前。山脚下是广阔的金黄色草场,褐色的石块卧在中央,树木点缀其间,左手边是登山的一座飞檐翘角门楼,三开间,上书“龙王顶”三个大字。走过门楼,就是登山的步道,花岗石打造的登山道路平整如梯,一直向上延伸。

走在林荫道台阶上,两边枫叶正红,朴树泛黄,“可乐”欢快穿行于人流之间,一会儿在队前一会儿又跑到队后,像一柄活动的掸帚,运动量是我们几倍。途中有一座红柱灰瓦的八角攒尖“虎洞亭”,是供游客休息之用。攀上一个“之”字形拐角,半山腰上有一座六角攒尖重檐龙凤亭,亭子立柱上蟠龙环绕,吞云吐雾。这里有一片开阔地,放眼望去,大地五彩缤纷,红色的村落点缀在黄色的田野里,水塘似翡翠镶嵌其中,远处公路蜿蜒如带。广阔的平原中间是一连串的山峰呈东南走向,绵亘数十里,在绿荫覆盖、峰平坡缓的丘陵地带突兀而起。近处的两座山峰状如猛狮横卧在侧,一座似公狮巍然屹立,一座似母狮回首翘望,前面有如老妪、老翁、美女的巨石连贯石山相望。向东南是岱鳌山正门,绿树浓荫,山坡赤橙黄绿青蓝紫,是一块巨大的七色板。这里巨石呈蜂窝状,应该是喀斯特地貌,昕与刘总一起爬上蟾蜍头状巨石上打卡拍照,我也给甘总抓拍一个镜头。

站在亭边眺望山顶,只见五彩山峰上黄墙红瓦的寺庙十分亮眼,飞檐翘角,走兽排列,说是“小布达拉宫”真的很神似。我们接着攀爬也就几分钟就到达龙王顶。这里是山最高峰,龙王寺就建在岩石上,房屋因山势而建,随弯就圆,有的墙外就是绝壁。据当地流传:“龙王庙招云,不是下雨就是转阴。”意思是只要龙王庙有云雾缭绕,老天就要下雨。方圆数十里的乡民,都将它看作气象预报台。登上观鳌台,只见四周怪石嶙峋,危崖苍波,宛若画境。

山上有三清道长祖师鸿钧老祖雕像,向西而立,大雄宝殿的屋脊上有骑凤仙人、狮、龙、海马、天马、狻猊、獬豸、斗牛等,其他殿只有三五个脊兽不等,没有深入研究过,排列好像各殿不一样。檐下立柱之间是四大天王(持国天王,持琵琶;增长天王,持宝剑;广目天王,持赤龙;多闻天王,持宝伞)和龙、凤木雕,栩栩如生。在大雄宝殿东侧是一坐八角攒间顶亭子,内置铜钟一座,我以拳作杵,撞钟三通,其声悠然。绕龙王顶现在建有步道,俯视四周,庐江乐桥、泥河、罗河,桐城孔城,枞阳钱桥、麒麟六镇尽收眼底。

原路返回,下到山脚才十二点。驾车到游客中心后面叫“画里岱鳌”的地方吃午饭,几个菜等了很长时间,也许是景点刚开发,接待能力还有限。在等待间隙,我来到山正面。只见游客中心旁边几十级台阶上立着一座白灰粉柱灰瓦盖顶飞檐翘角的徽式门楼,上书当地名人董昭礼的三个大字:岱鳌山,字体浑厚饱满,清爽从容。视野越过翘角,岱鳌山五彩斑斓,山顶寺庙掩映在蓝天白云与绿树葱茏之间。山南就是草场,有野外营地,还有儿童游乐场。解好儿童问题是休闲式景点的首要问题,看来这一点岱鳌山抓住了。

下午两点,我们去爬附近石婆岭,也就从岱鳌山向前几分钟的路程。车子停好,昕说腿不行,暂时歇歇。于是我们其余三人爬山,留下“可乐”陪着昕。石婆岭是在山东面打造一条上山步道,在树木与藤蔓之间弯曲向上。半山腰,有一座自助饮料售货亭,十分方便,这一点万佛山就没有考虑到。十分钟就到达一连串巨石边,只见三块巨石向东南依次而立,状如美女、婆子、老头,后面还有不同形状的巨石堆砌,石块也是那种仿佛水泥中间夹杂碎石的混凝土结构。这里还有这样一说:岭上排列着人形石笋,前面三块巨石就是民间传说中的石公、石婆、石小姐。送石小姐出嫁龙王三太子时,石公老态龙钟在前领路下山;石婆佝偻着驼背,泣不成声;石小姐婷婷玉立,羞羞答答,欲步不前,蹒跚随后,仪仗队前呼后拥,陪嫁的衣箱床柜,一应俱全,活似一组惟妙惟肖的出嫁图,形象逼真,看后莫不称奇登上半山步道,穿过巨石之间一个山洞,有一观景平台,这里巨石犬牙交错,台边插满红旗。向东是马鞍山、狮子山、岱鳌山,满山红黄绿相间,远处村落依稀。下山时,刘总边下边说:这里爬山像领导视察,踱着方步都行,很轻松。

下到山下,看一下时间也就半个小时左右。到停车场,接着昕,她抱怨说:可乐一刻都不消停,一来人就狂吠不已,哪里得到休息啊!呵呵,这个小家伙就是这样,在某地待了一会儿,那里就是它的地盘了,没有它的许可,它可要吵翻了天的。我们将车开到马鞍寨门边停好,接着爬山。

这里有三座山峰相连,形如马鞍,一块人形巨石卧坐马鞍之上,故名“马鞍寨”。登山处,有石块作标记,十几阶台阶上是一局玲珑棋局,两边枫树正红。顺着登山步道,第一眼看到是一块巨石当道而立,名曰:鞍桥崖。绕过鞍桥崖,不远处就是一座石门,黄褐色石块垒就,穿过寨门,有大鼓一架,直径米许。上前拾起鼓槌,一阵急促的前进鼓点,精神为之一振,爬山劲头更足。顺着巨石之间小道拾阶而上,两边巨石如门,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上得山顶,有一六角攒尖亭立于崖边,向西夕阳处,是一连串山如项链,石婆岭是最近一座,石公一家及后面如箱似柜的巨石十分逼真;向东就是狮子山及岱鳌山。岭上有一把巨石打造的大王椅,背后插一杆杏黄追风大王旗。昕与刘坐在椅上,俾睨众生,活脱脱的女大王形象。在此嬉笑玩乐许久,也就下山回程。



一天时间真的不够,景点虽小,胜在多。据说西行五华里,还有一道峡谷,谷中有一座三贞庵,古木郁葱,溪流淙淙,诵经声不绝于耳,别有洞天。庵原名“小围净土庵”,是清宰相张英祖姑三姐妹来此避世修行,弘扬佛法,光施善行而建,常年游人不断,香火百年不衰。大成若缺,等下次有时间再与岱鳌山的前山一起玩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