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图像游记·南京

南京去了两次,按顺序盘一盘
活珠子镇楼(不过后来发现活珠子半鸡半蛋这些都挺好吃的??)
第一天晚上和七老师吃了顿南京第二红烧肉(第一太贵了吃不起)​
餐厅就在老门东附近,吃完来看人海​
打卡乌衣巷​
秦淮河​
人真的巨多​
夫子庙认真的太变态了就没进去,来科举博物馆看一看​
看完来南京的酒店​,75元设施尽收眼底
第二天来吃锅贴,人真的超多,改去附近另一家​
吃完来总统府​
南京某种程度上也是不缺人的,那天的人流估计比1949年的时候多​
猜猜哪个是剧照
总统府没空调,人多的时候超热超闷,相比起老蒋的国父担任临时大总统时期的官邸就显得朴素而亲民​,可惜历史过于无情

然后来南京市博物馆,人不多但是展品不错

来新街口,老规矩国父雕像一张​
​之后来到地铁站,雕像正下方(真·国父在上)
南京市著名景点:德基广场800万厕所​
三鲜虾面​
先鋒書店​
​然后来朝天宫
来博览园,因为在长江边​就和七老师租了辆四轮车越野(真越野)
晚上是小龙虾​(吹爆)
第三天是南京博物院(依旧人超多)​

明故宫遗址×

曾经全国最大的九族批发市场✓

来南京的必去地点
要出馆前会有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有长明火,我跟着一个导游拐过去的,但是人家好像不允许游客去看,就秒拍了张照片​
晚上下了点小雨​
来南京眼步行桥​,徒步过长江
看着很像啊​
第四天早上要撤了,就赶去红山动物园代购,雨超大​
撤退,第一次南京之行结束​
然后秋天时我又来了​,灵谷寺的猫猫打头阵
灵谷寺始建于南梁天监十四年(515年),是南朝梁武帝为纪念著名僧人宝志禅师而兴建的“开善精舍”,初名开善寺。 明朝时朱元璋亲自赐名“灵谷禅寺”,并封其为“天下第一禅林”。 灵谷寺内有玄奘院等,寺后有宝公塔。
但其实我是为了​看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来的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钟山风景名胜区灵谷景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民国时期的中国国殇墓园,占地约一平方公里,公墓入葬将士包括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的阵亡将士代表。整个建筑群充分利用地形环境,力求与已有建筑风格相一致而又有自身的特色,层次分明,蔚为壮观,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纪念性公墓建筑群。

公墓以墓门、牌坊、祭堂(今无梁殿)、第一公墓、纪念馆(今松风阁)、纪念塔(今灵谷塔)等建筑构成南北一公里长的中轴线,两边对称分列第二公墓和第三公墓,平面成"十字架"形。建造从1931年3月开始,到1935年11月竣工。建国后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改为灵谷公园,第一公墓改为花坛和草坪,第二公墓改为邓演达墓,第三公墓废弃。

无梁殿也在《大决战》里当过取景地,为蒋经国的金圆券改革做铺垫
​(也是“我要把精力放在军事上面”名场面的取景地✓)
第一次淞沪抗战第五军和十九路军的纪念碑​(十九路军在老家广州建了个更大的)
第一公墓遗址就是现在面前的草坪​
去第三公墓的路上,人明显少了很多​
之后就绕到后面​逛逛
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的桂林石屋原来是民国政府主席林森的别墅,建于1932年,由广州市政府捐建。石屋分两层,用青龙山石砌筑,四周遍植桂花,故名桂林石屋。屋前有170级石阶通往山下,屋后有虎皮石砌大明沟,防山洪下泻。抗日战争时期石屋被日军炸毁,尚存半壁框架。由于桂林石屋早已成了一片废墟,所以一直很少有人关注。
之后就是灵谷塔​
灵谷寺的落叶很好看(至少比美龄宫好看,感觉是因为宋美龄的滤镜所以太多人吹)
时间不早就去山下的邵家山
邵家山​是紫金山碉堡群的重要组成,扼守通往中山门的要冲,紫金山碉堡群现存64座,而邵家山占据了其中的7座
1937年12月10日拂晓,日军集中兵力向西山主阵地攻击,狂轰滥炸后,由坦克引导步兵向前冲击,教导总队步兵第一团、第三团和配属的战防炮勇猛还击,击毁日军坦克2辆,敌人不敢继续前进。11日至12日,围绕西山主阵地和紫金山第二峰,双方展开激烈争夺,直到12日下午6点,西山才告失守,第一团余部撤守卫岗。
邵家山并不险峻,但位置重要,因此一股气修了这么多碉堡,也由教导总队这只精锐守卫。​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建的洞口,有些已经被杂草覆盖。
第二天来打卡美龄宫​
然后去明孝陵​
梅花山也是南京保卫战时紫金山碉堡群的防御要点。地面起伏不大,几乎无险可守。但这里的碉堡还不少,东侧现存8个,西侧现存4个,在明孝陵宝顶的西北面还有1个。
第三天光速打卡中华门​
在南京保卫战中,防守中华门的中国守军,主要是306团邱维达部。该团隶属于王耀武的第51师,51师刚从淳化镇和牛首山一线退到南京,负责南京城南的防御,其306团部署在中华门。而日军主攻中华门的部队,就是刚从雨花台战场过来的臭名昭著的谷寿夫第6师团。
在城门上可以看到雨花台烈士纪念碑​,雨花台在南京保卫战时也打得很惨烈(只是防御的88师师长是飞将孙元良?)
中华门的战斗打得极为惨烈、悲壮,日军虽然多次突上城头,并且出动了坦克、大口径火炮等重武器,却没能一举拿下中华门。就这样,守军一直坚守到了12日傍晚。此时城墙西边的中华西门被日军用大炮轰开了一个数十米的缺口,团长邱维达左腿中弹骨折,昏迷不醒。12日晚7时,306团接到撤退命令,守军奉命撤出中华门。
13日零时30分钟左右,中华门被日军占领,日军得意扬扬地将太阳旗插上了中华门,之后的故事就是一段至今铭刻在我们血脉里86年的悲惨记忆
1937年南京保卫战时留下的弹痕​
这两张图的对比对我来说冲击力比较大​
由于手里没有照片(因为南京的图像资料多是日本人的胜利宣传我也不想在街上被打)就用手机里的照片代替一下,以此铭记那段让人悲伤的历史,缅怀那些死战不退的先烈​
最后用文胆陈布雷的电影台词结尾
南京,估计还要再来​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