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游记之【34】|钱钟书故居• 崇安区 • 无锡

导读:凝炼成一颗石子潜伏水底,任由人生巨浪从身上湍急而过,不惊不惧;她在自己的桃花源里自在自乐,见识人生曼妙的风景,收获从容淡定的内心。”

无锡,历来是人杰地灵,其中又以崇安区为甚。在崇安街头随便走一走,你就会看到有王羲之纪念馆、陈氏旧宅、秦氏旧宅、薛福成故居、秦毓鎏旧宅、顾毓秀旧居、钱松喦旧居、阿炳故居、陆定一故居、钱钟书故居、荣德生旧居、秦邦宪故居、张闻天旧居、张效程旧宅、薛祖康旧宅…不胜枚举,让人眼花缭乱,“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全刹照方塘”,钟灵毓秀,于斯为盛。

今天要聊的是钱钟书故居,多年前,我曾前往瞻仰。提到钱钟书先生,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围城》,以及脍炙人口的那句经典:“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评论家夏志清老先生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说:“《围城》比任何中国古典讽刺小说都优秀,可以称之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写得最有趣、最细腻的小说,或许是最伟大的小说。’”而我,每当翻到书中那些个酸酸的留学生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BEA里那几个肤浅的小水硕们,不禁莞尔。其实,钱先生除了是位伟大的小说家外,更是一位伟大的国学大家,《管锥编》是不二的国学经典,“自《管锥编》问世之后,已充分证实钱学深博,浩浩乎涵盖文、史、哲三大领域,而绰绰有余。

行走在钱先生的故居里,感受着他在这里度过的儿时与少年岁月,绳武堂、书房、庭院中的角梅、会客厅…三进,拐过拐角的木质楼梯,上面便是钱李两位先生回乡省亲时的居室,然后便看到那张寓居上海时用过的书桌,这张书桌陪伴了钱先生八年,期间便在上面完成了《围城》、《谈艺录》等著作。

无锡-北京清华大学-苏州完婚-英国牛津-法国巴黎-回国寓居上海-清华/北大-五七干校-北京三里河…这一对珠联璧合的情深伉俪一路携手走来,羡煞神仙。

吴宓先生如此评价钱钟书:“自古人才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人才尤其不易得。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辈中要推陈寅恪先生,在年轻一辈中要推钱锺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 中国现代戏剧大家、文学评论家李健吾对杨绛创作的话剧《弄真成假》赞不绝口,他如是说:“假如中国有喜剧,真正的风俗喜剧,从现代中国生活提炼出来的道地喜剧,我不想夸张地说,但是我坚持地说,在现代中国文学里面,《弄真成假》将是第二道纪程碑。有人一定嫌我过甚其辞,我们不妨过些年回头来看,是否我的偏见具有正确的预感。第一道纪程碑属诸丁西林,人所共知,第二道我将欢欢喜喜地指出,乃是杨绛女士。

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先后离她而去,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家庭63年的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辞世,当日清华大学附近地铁站里挂满了她和钱钟书的画像,画像边写着“我们再见了,您们团圆了”。她这一生,“凝炼成一颗石子潜伏水底,任由人生巨浪从身上湍急而过,不惊不惧;她在自己的桃花源里自在自乐,见识人生曼妙的风景,收获从容淡定的内心。”

接下来,是故居里的点点滴滴,以图片形式分享:

补记,是为记。

推荐阅读:读书会之【63】 钱钟书《围城》| • 人民文艺出版社

下一篇:浪漫三亚(游记)(一) (2023-12-24)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