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并非游记(一)

并非游记(一)

韩自兴

踏雪石塔山

很早便有再游石塔山的念头(第一次登游此山是在2012年),却一直未能遂愿。20181222日,时逢“冬至”,我与妻子的石塔山之行终于变为现实。动身前,曾在网上查过天气,得知此日为多云。不料,愈近石塔山,却愈见车窗外透进的白色,远远近近,或隐或显;而当车停在石塔山脚的小岔路口时,出现在眼前的早已是一片银白了。好在此刻,我和妻子的登山决心都未动摇,反倒有一种隐隐的喜悦之情和挑战严寒、高山踏雪的强烈欲望被激发出来——毕竟,这是我们入冬以来所见的第一场雪啊!于是,我们几乎未作停留,便踩着厚厚的积雪径直向山顶攀去。值得庆幸的是,其时,在我们脚下已有早行者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足迹。这无疑更使我们心里变得踏实。一路行来,但见银装素裹,雪舞翩跹,凇结高林,雾绕石塔,令人心境一清,辄兴出尘之叹。

哦,石塔山,你是在以奇丽的雪景欢迎我们的到来么?

云台山:冬天的童话

已经记不清曾去过云台山多少次,所能记得的是每次去云台山都不会令我失望。20181227日,当我和妻子再一次站在云台山顶时,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与云台山的缘分有多深。此刻,同内心充盈的喜悦与自得相比,一路的艰辛实在已算不得什么了。
说来凑巧,此次出行,又逢天降瑞雪。展眼望去,玉蝶飞舞,漫天洁白,如入童话世界。这也算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种特别的恩赏吧。
行走:从天水到定西

对于生活在陕西宝鸡一带的人来说,位于甘肃中部的天水、定西实在算得近在咫尺,尤其是在宝天高速、宝兰高铁相继开通以后,去那里更变得方便而又快捷,用“转瞬即到”来形容也不算太过夸张。20181026日至112日,我和妻子有幸走了一趟天水、定西。不过我们一路所乘坐的既非高铁动车,也不是高速汽车,而是陇海线上的火车与中、短途汽车——倒不是贪图省钱,而是为了辗转方便,因为我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旅游。

屈指算来,此次出行共历时8 天,足迹遍及天水、定西两市的麦积、秦州、甘谷、武山、陇西、渭源、漳县七县(区),先后游览过麦积山、仙人崖、玉泉观、伏羲庙、大象山、渭河源、莲峰山、首阳山、遮阳山、贵清山十大景点。其间美景层见叠出,多不胜举,令人心驰神骛,流连忘返。

                                  20181229

人生最美是旅行

自从三年前荣幸跻身“有闲者”之列,我的生活内容便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其显著标志之一则是外出旅游——我曾不无自嘲亦不无自豪地称之为“用脚步书写”——的比率大为增加。这与其说是对夙昔遗憾的补偿,毋宁说更多的是对未来人生的期许和定位。在此,我想特别引用四年前我曾在自传体散文《我之路》中说过的一段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次未知的旅行,一次漫长的攀登,其乐趣和意义固然系于最后的目的,但更多的却来自过程本身。我想,生而为人,倘若不甘被世俗的潮流所吞没,不愿放弃对自我价值的探寻和追求,那么,他最理想、也最富诗意的生命状态就应该而且只能是:在路上。”

                                  2019年1月2日

冻山:迟到的行旅
近几年,因为涉足户外运动,自认对秦岭西部一带的地名还算比较熟悉。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曾几何时,我的这点小小的自信便被一次偶然的相遇和随之而来的对话所打破——

那是近一个月前,我和妻子刚从云台山下来,准备返回虢镇。当时,因为雪大路滑,潘太路上的班车多已停发,我们在路边等了许久也未见一辆从太白下来的班车。正在焦急之中,忽见二三十米外的路边停着一辆小货车。于是,我们连忙上前搭讪。一问,那车正要去宝鸡。得知我们欲回虢镇,年轻的司机小刘很痛快地答应将我们捎到潘家湾。在车里,小刘听到我们热衷户外运动,遂冲口问了一句:“你们去过冻山吗?”“洞山?”这名字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是山洞的洞吗?”“不是,是冰冻的冻。”“在什么地方?”“离太白县城不远,由潘太路西行可以到达。”“哦,冻山——”我沉吟着,“你去过吗?”“没有,我只是听朋友说过,那山景致不错,很值得一去。”“朋友是驴友吗?”“是,他每年都要去一趟冻山。”……

就这样,冻山的名字深深印进了我的脑海。几乎与此同时,一个朦胧的念头也在心里悄然酝酿,且变得愈来愈清晰,也愈来愈执着,终至化作我们户外记录中一次迟到而又浪漫的行旅——不用说,那是关于冻山的,时间在2019122日(“大寒”之后二日)。

鳌山:从神游到亲近
最早知道鳌山,缘于读朋友的游记。朋友是资深驴友,又是文场中人,两种身份得兼,不难想见他会将鳌山描绘得多么奇瑰、诱人。我之萌生去鳌山一游的念头便始于此时——毕竟,那是有着某种标志性的地理符号,也是衡量和检验一个户外运动者纯粹与否的重要圭臬。可叹的是,数年过去了,向往归向往,我却一直未能将其付诸行动,而作为造化赐予人类最神秘、最丰厚的礼物之一的鳌山也就一直“在那里”。不久前,我忽然从电视里得知太白县旅游开发重点项目——鳌山滑雪场业已建成并正式开放。欣喜之余,复兴蠢蠢之想:莫非,这是美丽多情而又雄健阳刚的鳌山以其特有方式向我发出的召唤?虽然滑雪场只在鳌山北麓,与真正的鳌山未可同日而语,但谁又能说置身此境不能领略鳌山的赫赫威仪与奕奕神采于万一呢?更何况因了心怀虔诚,说不定还会有什么意外的收获呢。于是,便有了隆冬时节我与妻子的“破冰”之旅——鳌山滑雪场之行(与其他众多来此者不同的是,我们的目的只在游历和观赏,而非参与雪上运动——那已然于我们的年龄、体质多所不宜),也有了我们生命记忆中又一个闪亮的日子——2019123日。

又见草坪山

己亥春节后,数日未曾出游,心焦如灼。今日天人相得,遂急急走了一趟草坪山。有点出乎意料的是,草坪山上竟然有雪(昨日山外下的是雨),近顶而道路略显泥泞,幸而着足尚无大碍。一路优哉游哉,滴汗未出,甚至连心跳呼吸都平静如常。因为有雪,山上庙门紧闭,阒寂无人,也不闻平日常有的佛乐。放眼望去,雾霭弥漫,稍远的景物便显得朦朦胧胧,若隐若现,有如海市蜃楼。值得一提的是,上山途中,竟与文友田桥君不期而遇,只是他未至山顶,便因路滑而返回了。

                                       2019222

西虢文化广场:雨中即景

作为在古城虢镇度过了整整四十个春秋的“准土著”居民,西虢文化广场对我来说丝毫也不陌生,而且每次前去都是步行。可以说,广场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已深深嵌入我的心底。只是以前去那里,看到的景物皆为晴天丽日所映照,而至于雨中风致则始终未曾一睹。因此,我之于今日来游广场,一半缘于即兴,一半则为看看雨中的它与往日所见有何不同。因了下雨,偌大的广场除我之外再无一人,而传到耳中的也只有沙沙的雨声。一切都显得那样宁静、安详而又略带惺忪和慵懒。隔着浓浓的雨雾,呈现在我眼前的果然是另一番朦胧中不乏神秘的景象……

                                   201932

磻溪河:春天的故事

如果要用某个词准确地概括出磻溪河的魅力所在,我会用“幽静”。

如果要用某一物最充分地体现出磻溪河的自然特征,我会首先想到——水。

而与此同时,我又隐约听到来自内心的另一个声音在说:磻溪河的美,尤在于石。

可以肯定的是——

磻溪河的幽静不是那种声息全无、近乎凝固的幽静,而是须臾不居、万象纷呈的,充满了生命的脉动与天籁之音。

磻溪河的水不是那种浩浩汤汤、急湍汹涌的水,而是舒缓的、婉转的,带着大千深处的细腻与温柔。

磻溪河的石不是那种形状相似、色调单一的石,而是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仿佛一个个蓬勃而又鲜活的生命于瞬间定格,又如一个天才的画家即兴而又不无醉意的挥洒。

哦,磻溪河,自从那个柿叶泛红的季节第一次与你相遇,你的名字便深深嵌入我的灵魂,而你的影子又总会不时地闪现于我的梦中。

从春花到冬雪,我曾见证过你的四季轮回、草木荣枯。

从溪流到飞瀑,我曾聆听过你的绵绵细语、款款诉说。

今天,当我踏着时令的节拍再一次投入你的怀抱,迎接我的,除却早已熟悉的山水,还有你用淡淡的新绿、含苞的桃花和汩汩的春水所讲述的一个个关于春天的故事……

                                 201936日(惊蛰)

再上雷神山
1999年春至2001年初,我作为“双万工程”——即在陕西全省抽调1万名机关干部进驻1万个村——下派干部,曾在县功镇碧峰寺村(时属上王乡)驻过两年。就在那时,我借由虢镇至该村往返之便,先后两次上过雷神山,所留记忆中除却沿途低矮、破旧的民居和崎岖、蜿蜒的山道,便是山顶苍翠、茂密的柏树和简陋、朴拙的庙宇。此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曾在与之相距甚远的姜子牙钓鱼台见到一口铸于清代的大钟,上有“雷神山”字样。原来,那是有关部门在非常年代为防其毁失而采取的临时保护措施(前些年听得此钟作为“镇山之宝”业已回归雷神山)。从那时至今,20年匆匆而过,我也由“不惑”即将步入“耳顺”。其间,雷神山的影子不时浮现于脑海。2019328日,我终于再次登上雷神山,在目睹其种种变迁的同时,也真切地感受时光的流逝与尘世的沧桑。

(待续)

韩自兴作品延展阅读
      微语与随想(十三)
      微语与随想(十二)
      微语与随想(十一)    
      微语与随想(十)
      微语与随想(九)

      微语与随想(八)

      微语与随想(七)

微语与随想(六)
游屐摭略(十七)
游屐摭略(十六)

游屐摭略(十五)

游屐摭略(十四)

游屐摭略(十三)

再走关东(四)

再走关东(三)

再走关东(二)

再走关东(一)

感受东北(六)

感受东北(五)

感受东北(四)

感受东北(三)

感受东北(二)

感受东北(一)

我的“苦吟诗”(三十八首)

亲近贵州(五)

亲近贵州(四)

亲近贵州(三)

亲近贵州(二)

亲近贵州(一)

再读雍州——2023年4月30日凤翔行拍

童年味道,梦里光景——2023年4月25日秦岭北麓行拍

寻梦“春城”(七)

寻梦“春城”(六)

寻梦“春城”(五)

寻梦“春城”(四)

寻梦“春城”(三)

寻梦“春城”(二)

寻梦“春城”(一)

壬寅岁暮感怀(七绝一首)
冬日即兴(五绝一首)
山之魅——2022年11月25日秦岭冻山纪游
印象千渭之会——2022年11月22日户外影记
初游武城山——2022年11月20日户外纪行
具象:在熟稔与陌生之间——2022年11月14日户外纪游
寻常风景的别样呈现——2022年11月12日户外纪游
别  秋——2022年11月6日秦岭北麓纪游
秋深菊正黄      霜重柿愈红——2022年10月31日户外行拍
再走石榴山——2022年10月26日户外影记
秋登鸡峰山——2022年10月23日户外影记
宝鸡又一打卡地——茵香水镇(2022年10月2日行拍)
秋在秦岭——2022年9月26日户外行拍
      迟到的“穿越”——从金丝峡到宝天曼(三)
迟到的“穿越”——从金丝峡到宝天曼(二)
迟到的“穿越”——从金丝峡到宝天曼(一)
惊艳陕北(二)

惊艳陕北(一)

嘉陵江:源头的眺望
笑吧,上帝!——我的随想录
烹文煮字半生休
感受夏天——2022年5月20日秦岭北麓行吟(摄)
游屐摭略(十二)
游屐摭略(十一)
游屐摭略(十)
游屐摭略(九)
游屐摭略(八)
游屐摭略(七)
老去的乡野——2022年4月21日秦岭北麓行吟(摄)
正是绿肥红瘦时——2022年4月18日西虢一隅行拍

踏遍青山人未老——2022年4月13日西镇吴山行吟(摄)

书外故事     花间风景——2022年4月12日虢镇渭河公园行拍
思絮随风
十年一梦架花山——2022年4月6日秦岭架花山行吟(摄)
壬寅“清明”四首(五绝)
雕虫问道,何如寻花问柳?——2022年3月25日户外行拍

那一年,我十七岁……

诗二首(附图)——2022年3月9日记游

散文大家周同宾

在水一方——2022年2月19日宝鸡千河“小壶口”掠影

有时,人生需要的只是一次小小的出行——2022年2月16日秦岭行拍
故地重游——2022年2月9日秦岭北麓行拍
初读八桂(十)
初读八桂(九)
初读八桂(八)
初读八桂(七)
初读八桂(六)
初读八桂(五)
初读八桂(四)
初读八桂(三)

       初读八桂(二)

       初读八桂(一)

       名山俟我一杖收——我的皖赣湘之旅(八)

       名山俟我一杖收——我的皖赣湘之旅(七)

       名山俟我一杖收——我的皖赣湘之旅(六)

      名山俟我一杖收——我的皖赣湘之旅(五)

       名山俟我一杖收——我的皖赣湘之旅(四)

       名山俟我一杖收——我的皖赣湘之旅(三)

       名山俟我一杖收——我的皖赣湘之旅(二)

       名山俟我一杖收——我的皖赣湘之旅(一)

       我的文学年谱(1984——2018)

       光影里的燕麦河——2021年10月2日秦岭行拍

       命里绵山——我的晋中之旅(八)

      命里绵山——我的晋中之旅(七)

       命里绵山——我的晋中之旅(六)

       命里绵山——我的晋中之旅(五)

       命里绵山——我的晋中之旅(四)

       命里绵山——我的晋中之旅(三)

      命里绵山——我的晋中之旅(二)

       命里绵山——我的晋中之旅(一)

       走过六盘山(三)

       走过六盘山(二)

       走过六盘山(一)

       陇南“功课”——从云屏三峡到灵官峡(二)

       陇南“功课”(一)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十六)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十五)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十四)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十三)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十二)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十一)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十)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九)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八)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七)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六)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五)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四)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三)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二)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一)

       大地故事      

        哦,龙门洞       

       影像记游:又见太平塔——2021年4月24日岐山行拍

       影像记游:在水之湄——2021年4月21日虢镇渭河公园巡礼

      诗像记游:雨中的别样风景——2021年4月9日虢镇北坡公园行吟(摄)

     咏桃花二首

     影像记游:写满大地的乡愁——2021年4月6日秦岭北麓行拍     

      影像记游:迷失的乡愁——2021年3月29日秦岭北麓行拍

      影像记游:春的脚步——2021年3月9日秦岭行拍

      炊   烟

      影像记游:从(东岭)石鼓文化廊桥到(南站)音乐喷泉——2021年2月13日(辛丑正月初二)宝鸡行拍

     影像记游:牛年第一天的行走

     影像秦岭——2021年2月7日行拍

      我说乡愁

      我说旅游

      影像记游:黄土奇观——河南三门峡陕州地坑院印象

      访古南昌宫,问道“小蓬壶”

      生命中的“早读”

      致渭河

      望海峡赋 

      陕北畅想(七章)

       黄陵二题

      古刹之吟(三章)

       三遇骊山

       试看天地翻覆

      叩访蒲州——从鹳雀楼、普救寺到蒲津渡(四)

      叩访蒲州——从鹳雀楼、普救寺到蒲津渡(三)

       叩访蒲州——从鹳雀楼、普救寺到蒲津渡(二)

       叩访蒲州——从鹳雀楼、普救寺到蒲津渡(一)

       长乐原:镌刻在窑洞里的传奇——宝鸡长乐原抗战工业遗址公园巡礼

       蜀道古意——从剑门关到阆中古城(四)

       蜀道古意——从剑门关到阆中古城(三)

       蜀道古意——从剑门关到阆中古城(二)

       蜀道古意——从剑门关到阆中古城(一)

      梦幻青木川

     太公湖读秋——2020年11月2日行拍

     风景这边独好——丝绸之路第一届暨宝鸡市第十二届金秋菊展掠影

     书画饕餮者的盛宴——陕西省第九届艺术节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巡礼

     山野秋意——2020年10月17日秦岭北麓行拍

     静静的磻溪河

      永远的目光

     又思录

      谦谦君子,儒雅高士——王景祥先生印象

      咫尺天涯忆旧雨

      生命中的西观山

       我为父母暨祖母所撰碑文(修订稿)

      微语与随想(五)

       微语与随想(四)

      微语与随想(三)

       微语与随想(二)

       微语与随想(一)

       游屐摭略(六)

       游屐摭略(五)

       游屐摭略(四)

       游屐摭略(三)

       游屐摭略(二)

       游屐摭略(一)

       山中,那静静的古寺

       远山的呼唤——2020年7月2日秦岭行拍

       诗意陇南(二)

       诗意陇南(一)

       水的诉说——从郑国渠到咸阳古渡(二)

       水的诉说——从郑国渠到咸阳古渡(一)

       童年老屋

       祖父的背影

       村庄的地理及其它(二)

       村庄的地理及其它(一)

       大秦岭里的山水田园

       醉在花海    乐在田园

       春天的游走——从翠华山到浐灞湿地公园(三)

       春天的游走——从翠华山到浐灞湿地公园(二)

       春天的游走——从翠华山到浐灞湿地公园(一)

       去“焦六”

       自行车:想说爱你不容易

       寻根周原

       踏春沣峪

       春走陇东

       从关尔下到太公湖

       红河谷:何事春归意迟迟

       难忘的范家营中学(修订版)

       春到西山

       寻春黄梅山

       远去的母校——武功师范

       又见“校花”

       君向何处?

       擎起一片蓝天

       感   冒

       走向人海

       猴子、狗及人的悲喜剧

       邂逅村史(二)

       邂逅村史(一)    

       小    舅

       走过2019

       难忘野河山

       我的广播歌曲情结

       登高感悟

       "出门"的祖母

       父亲的驿站

       校长贾志忠

       影像商校

       初游长安

      “追星”的事

       记忆商校

       浪漫年代

       我的投稿生涯

       购书者说

       我的川渝游缘

       冬游草坪山戏为一律

       金风习习闽浙行(六)——绍兴

       金风习习闽浙行(五)——杭州

       金风习习闽浙行(四)——武夷山

       金风习习闽浙行(三)——南靖

       金风习习闽浙行(二)——厦门

       金风习习闽浙行(一)——福州

       冻山,我对你说……

       从河西走廊到“世界屋脊”(七)

              ——兰州掠影

       从河西走廊到“世界屋脊”(六)

              ——茶卡盐湖、塔尔寺印象

       从河西走廊到“世界屋脊”(五)

              ——大美青海湖

       从河西走廊到“世界屋脊”(四)

       从河西走廊到“世界屋脊”(三)

       从河西走廊到“世界屋脊”(二)

       从河西走廊到“世界屋脊”(一)

       魂牵梦萦西观山

       游迹摭略(四)——石头城

       游迹摭略(三)——药王谷

       游迹摭略(二)——青峰山

       游迹摭略(一)——漾水崖

       我的启蒙时代       

       京当中学:一个“60后”的记忆

       难忘的范家营中学

       再走三岔河

       从飞渡峡到张良庙(三)

       从飞渡峡到张良庙(二)

       从飞渡峡到张良庙(一)

       童年风景(五)

       童年风景(四)

       童年风景(三)

       童年风景(二)

       童年风景(一)

       村庄里,那些消失的事物

       高原印记:云崖寺 · 火石寨(二)

       高原印记:云崖寺 · 火石寨(一)

       那猪    那人    那事

       远去的农事

       梦中的菜园

       儿时的家院

       乡井 · 乡场

       乡野记忆

       实习纪事

       书之癖

       我的“农业大学”

       英雄墓前的沉思

       亦苦亦甘忆当年

       穿越:从秦岭之巅到红色小镇

       我的“自考”生涯

       心中的渭河

       从图书馆到政协

       图书馆的日子

       我与东阳学校

       那年的“龙门”

       三登太白:从下板寺到拔仙台

       一个人与两座山(三)

       一个人与两座山(二)

       一个人与两座山(一)

       麦客素描

       夜   风

       写给孩子

       夏日·农人

       再游华山:我和众山有个约定(三)

       再游华山:我和众山有个约定(二)

       再游华山:我和众山有个约定(一)

      《行走人间》自序

      《我的路》序跋

      《我本书生》序跋

      《我的心灵家园》序跋

      《独语人间》序跋

      《隐者无言》序跋

      《苍凉绝唱》序跋

      《飘逝的女神》序跋(外一篇)

      《最后的家园》序跋

      《笑傲人寰》自序

      《哲人的魅力》序跋

       我的户外情缘

       春风骀荡海滨游(十四)

       春风骀荡海滨游(十三)

       春风骀荡海滨游(十二)

       春风骀荡海滨游(十一)

       春风骀荡海滨游(十)

       春风骀荡海滨游(九)

       春风骀荡海滨游(八)

       春风骀荡海滨游(七)

       春风骀荡海滨游(六)

       春风骀荡海滨游(五)

       春风骀荡海滨游(四)

       春风骀荡海滨游(三)

       春风骀荡海滨游(二)

       春风骀荡海滨游(一)

      “清明”祭祖故乡行

       架花山上花烂漫(二)

       架花山上花烂漫(一)

       再走雷神山

       同峪河的春天

       春色满园关不住小区花香亦醉人

       最是一年春好处渭河烟柳胜皇都

       春在秦岭

       莫道秦岭无春讯坡上花影已缤纷

       我的思想笔记(八)

       我的思想笔记(七)

       我的思想笔记(六)

       我的思想笔记(五)

       我的思想笔记(四)

       我的思想笔记(三)

       磻溪河:春天的故事

       我的思想笔记(二)

       我的思想笔记(一)

      哲人的魅力(外一篇)

       心灵秘笈

       西虢文化广场:雨中即景

       戏说情人

       文人和女人

       手足论

       旅   思

       仰视残疾

       用笔歌唱

       书生本色

       又见草坪山

       秋的况味

       独对无聊

       梵高的耳朵

       贝多芬——人类不朽的丰碑

       敬畏叛逆

       歌哭之间

       关于声音

       制造事件

      用思想行走的人

       周国平:在哲学与文学之间言说

      己亥春节:渐去渐远的背影

       批评家的风骨

       寻找与守望

      盛名之下的韩愈

       我看周作人

       苍凉绝唱

       闲情:天才的燃烧与释放

       千年不败的桃花

       飘逝的女神

       我与拳击

       逃向写作

       我的初恋             

       死亡构想

       对一个独行者的精神扫描

       我为什么不再幽默

       伤心词典

       鳌山:从神游到亲近

       冻山:迟到的行旅

       荒诞广告一则

       孔乙己忏悔录

       鞋的咏叹

       五叔和他的儿子们

       聆听路遥

       心中的陈景润

       那一年,在夏天……

       我为父母及祖母所撰碑文

       班长的故事

 人生最美是旅行(八)

 人生最美是旅行(七)

 人生最美是旅行(六)

 人生最美是旅行(五)

 人生最美是旅行(四)

 人生最美是旅行(三)

 人生最美是旅行(二)

 人生最美是旅行(一)

  行走:从天水到定西

  云台山:冬天的童话

  冬至出行:踏雪石塔山

  动物三记

  雪   忆

  外婆的豆芽

  古典的父亲

  我初中时代的两位恩师

  流逝的夙愿

  家   书

  听   雨

  窑洞意绪

  家乡的小河

  枯井祭              

  笔   缘

  校园与少年

  第一次远行

  失落的柿园

  永远的水手

  黎明求学路

  读书漫忆

  同桌的她

  美丽的架子车

  形而下的力量

  记忆中的知青

  迁校记 

  灯的梦

  生命中的两次福音 

  山的回忆 

  冬夜无故事

  《故园遗梦》自序

  敌台·虚惊

 “战备”岁月

   涝池往事

   古堡旧事

   想念弟弟

   远去的父亲

   孤独的母亲

   童年母校

   多情的蝎子

   祖母琐忆

   秋谒五丈原 

         故乡人物

         头上的风景

         想象老子

         童年拾趣

         难忘“东方红”

         当兽医的父亲

         《笑傲人寰》跋

          梭罗的木屋 

          门的遐想

          与死神对话

          散步的日子

作者自白

韩自兴,生肖牛,血型B,巨蟹座。落草于岐山之阳,谋生在渭水之滨。籍列作协,笔非生花;身陷尘网,心在林泉;日作傀儡,夜复真性。涂鸦数百篇,著书16部;获奖有名归,实至未敢言;顾盼无所求,不亢亦不卑。有所居有所爱有所养,无桂冠无光环无绯闻;多闲情多古典多竹帛,少机心少时尚少青蚨。人生信条:率性为文,散淡做人;宁羡红颜,毋近邪佞。

下一篇:照片 | 重庆游记 (2024-02-08)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