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游记(一)
- wang
- 2024-02-07
- 生活笔记
- 28浏览
- 0评论
并非游记(一)
踏雪石塔山
很早便有再游石塔山的念头(第一次登游此山是在2012年),却一直未能遂愿。2018年12月22日,时逢“冬至”,我与妻子的石塔山之行终于变为现实。动身前,曾在网上查过天气,得知此日为多云。不料,愈近石塔山,却愈见车窗外透进的白色,远远近近,或隐或显;而当车停在石塔山脚的小岔路口时,出现在眼前的早已是一片银白了。好在此刻,我和妻子的登山决心都未动摇,反倒有一种隐隐的喜悦之情和挑战严寒、高山踏雪的强烈欲望被激发出来——毕竟,这是我们入冬以来所见的第一场雪啊!于是,我们几乎未作停留,便踩着厚厚的积雪径直向山顶攀去。值得庆幸的是,其时,在我们脚下已有早行者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足迹。这无疑更使我们心里变得踏实。一路行来,但见银装素裹,雪舞翩跹,凇结高林,雾绕石塔,令人心境一清,辄兴出尘之叹。
哦,石塔山,你是在以奇丽的雪景欢迎我们的到来么?
云台山:冬天的童话
对于生活在陕西宝鸡一带的人来说,位于甘肃中部的天水、定西实在算得近在咫尺,尤其是在宝天高速、宝兰高铁相继开通以后,去那里更变得方便而又快捷,用“转瞬即到”来形容也不算太过夸张。2018年10月26日至11月2日,我和妻子有幸走了一趟天水、定西。不过我们一路所乘坐的既非高铁动车,也不是高速汽车,而是陇海线上的火车与中、短途汽车——倒不是贪图省钱,而是为了辗转方便,因为我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旅游。
屈指算来,此次出行共历时8 天,足迹遍及天水、定西两市的麦积、秦州、甘谷、武山、陇西、渭源、漳县七县(区),先后游览过麦积山、仙人崖、玉泉观、伏羲庙、大象山、渭河源、莲峰山、首阳山、遮阳山、贵清山十大景点。其间美景层见叠出,多不胜举,令人心驰神骛,流连忘返。
2018年12月29日
自从三年前荣幸跻身“有闲者”之列,我的生活内容便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其显著标志之一则是外出旅游——我曾不无自嘲亦不无自豪地称之为“用脚步书写”——的比率大为增加。这与其说是对夙昔遗憾的补偿,毋宁说更多的是对未来人生的期许和定位。在此,我想特别引用四年前我曾在自传体散文《我之路》中说过的一段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次未知的旅行,一次漫长的攀登,其乐趣和意义固然系于最后的目的,但更多的却来自过程本身。我想,生而为人,倘若不甘被世俗的潮流所吞没,不愿放弃对自我价值的探寻和追求,那么,他最理想、也最富诗意的生命状态就应该而且只能是:在路上。”
2019年1月2日
那是近一个月前,我和妻子刚从云台山下来,准备返回虢镇。当时,因为雪大路滑,潘太路上的班车多已停发,我们在路边等了许久也未见一辆从太白下来的班车。正在焦急之中,忽见二三十米外的路边停着一辆小货车。于是,我们连忙上前搭讪。一问,那车正要去宝鸡。得知我们欲回虢镇,年轻的司机小刘很痛快地答应将我们捎到潘家湾。在车里,小刘听到我们热衷户外运动,遂冲口问了一句:“你们去过冻山吗?”“洞山?”这名字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是山洞的洞吗?”“不是,是冰冻的冻。”“在什么地方?”“离太白县城不远,由潘太路西行可以到达。”“哦,冻山——”我沉吟着,“你去过吗?”“没有,我只是听朋友说过,那山景致不错,很值得一去。”“朋友是驴友吗?”“是,他每年都要去一趟冻山。”……
就这样,冻山的名字深深印进了我的脑海。几乎与此同时,一个朦胧的念头也在心里悄然酝酿,且变得愈来愈清晰,也愈来愈执着,终至化作我们户外记录中一次迟到而又浪漫的行旅——不用说,那是关于冻山的,时间在2019年1月22日(“大寒”之后二日)。
又见草坪山
己亥春节后,数日未曾出游,心焦如灼。今日天人相得,遂急急走了一趟草坪山。有点出乎意料的是,草坪山上竟然有雪(昨日山外下的是雨),近顶而道路略显泥泞,幸而着足尚无大碍。一路优哉游哉,滴汗未出,甚至连心跳呼吸都平静如常。因为有雪,山上庙门紧闭,阒寂无人,也不闻平日常有的佛乐。放眼望去,雾霭弥漫,稍远的景物便显得朦朦胧胧,若隐若现,有如海市蜃楼。值得一提的是,上山途中,竟与文友田桥君不期而遇,只是他未至山顶,便因路滑而返回了。
2019年2月22日
西虢文化广场:雨中即景
2019年3月2日
如果要用某个词准确地概括出磻溪河的魅力所在,我会用“幽静”。
如果要用某一物最充分地体现出磻溪河的自然特征,我会首先想到——水。
而与此同时,我又隐约听到来自内心的另一个声音在说:磻溪河的美,尤在于石。
可以肯定的是——
磻溪河的幽静不是那种声息全无、近乎凝固的幽静,而是须臾不居、万象纷呈的,充满了生命的脉动与天籁之音。
磻溪河的水不是那种浩浩汤汤、急湍汹涌的水,而是舒缓的、婉转的,带着大千深处的细腻与温柔。
磻溪河的石不是那种形状相似、色调单一的石,而是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仿佛一个个蓬勃而又鲜活的生命于瞬间定格,又如一个天才的画家即兴而又不无醉意的挥洒。
哦,磻溪河,自从那个柿叶泛红的季节第一次与你相遇,你的名字便深深嵌入我的灵魂,而你的影子又总会不时地闪现于我的梦中。
从春花到冬雪,我曾见证过你的四季轮回、草木荣枯。
从溪流到飞瀑,我曾聆听过你的绵绵细语、款款诉说。
今天,当我踏着时令的节拍再一次投入你的怀抱,迎接我的,除却早已熟悉的山水,还有你用淡淡的新绿、含苞的桃花和汩汩的春水所讲述的一个个关于春天的故事……
2019年3月6日(惊蛰)
(待续)
再走关东(一)
亲近贵州(一)
诗像记游:雨中的别样风景——2021年4月9日虢镇北坡公园行吟(摄)
影像记游:写满大地的乡愁——2021年4月6日秦岭北麓行拍
影像记游:从(东岭)石鼓文化廊桥到(南站)音乐喷泉——2021年2月13日(辛丑正月初二)宝鸡行拍
长乐原:镌刻在窑洞里的传奇——宝鸡长乐原抗战工业遗址公园巡礼
书画饕餮者的盛宴——陕西省第九届艺术节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巡礼
村庄的地理及其它(二)
村庄的地理及其它(一)
一个人与两座山(一)
我的思想笔记(一)
苍凉绝唱
作者自白
韩自兴,生肖牛,血型B,巨蟹座。落草于岐山之阳,谋生在渭水之滨。籍列作协,笔非生花;身陷尘网,心在林泉;日作傀儡,夜复真性。涂鸦数百篇,著书16部;获奖有名归,实至未敢言;顾盼无所求,不亢亦不卑。有所居有所爱有所养,无桂冠无光环无绯闻;多闲情多古典多竹帛,少机心少时尚少青蚨。人生信条:率性为文,散淡做人;宁羡红颜,毋近邪佞。